本报讯(记者 马琴 通讯员 李文娟 李丰康) 夏日,蚊虫等病媒生物活动逐渐频繁,嗡嗡作响的蚊子是德令哈市民的一件“烦心事”。连日来,德令哈市疾控中心采取一系列措施,增加灭蚊工作频次,聚焦“源头治理、精准消杀、全民参与”三大主线,分阶段、分重点开展病媒防治工作,织密居民健康“防护网”。
清晨曙光初现时,德令哈市病媒防治工作人员已经忙碌起来,手持喷雾器和大型喷雾机等灭蚊工具纷纷登场,一场“蚊虫清剿战”正在打响。乡镇街道、街头巷尾,专业又扎实的灭蚊除四害行动正在火热展开,为广大市民的夏日安康“保驾护航”。
“德令哈市的灭蚊工作做得非常好,蚊子变少了,吃完晚饭出来散步挺好的。”德令哈市民田温京说。
据了解,今年3月起,德令哈市疾控中心就组织专业消杀队伍,使用国家规定的广谱、低毒、高效药物,对全市供热管道、下水管道等蚊虫易滋生区域开展拉网式投药。工作人员在消杀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确保消杀效果的同时,保障居民安全。德令哈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杨月菊说:“为有效遏制蚊虫骚扰、阻断蚊传疾病传播风险,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早下手,从幼虫阶段控源头;二是强措施,精准消杀成蚊;三是聚合力,发动全民参与。今后,我们会继续紧盯关键节点,做好监测、消杀和宣传的闭环管理,给市民提供一个更加清洁、舒适、安全的无蚊生活环境。”
如今走在德令哈市街头,耳边的蚊鸣声轻了,傍晚在巴音河边散步的市民多了,随着蚊虫密度持续下降,蚊媒传染病的传播风险大大降低。这场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行动,让百姓的日子更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