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崖:让教育的阳光照亮每个家庭的期盼
日期:08-07
本报记者 田格斯 通讯员 哈红霞
在茫崖市实验小学社团活动室内,孩子们正围着机器人模型认真学编程;在劳动实践基地,学生们在自己的责任田里进行播种、养护等实践操作;在市第一中学心理教室里互动教学活动有序开展,教师通过专业引导助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这些都是茫崖教育稳步发展的真实写照——从思政课堂创新到校园环境焕新,从教师队伍稳定到学生成长多元,一系列扎实举措让教育的质感与温度浸润校园每个角落。
思政教育在茫崖焕发出新活力,得益于其与党建工作的深度融合。领导干部常态化走进校园讲授党课。市第一中学学生吴庆涛在听完“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思政课后,在日记中写道:“原来身边的每一次互助、每一份包容,都是民族团结最美的样子。”同时,茫崖市积极推动党建与教书育人相融合,精心组织“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精神血脉”等主题教育活动,为师生筑牢坚实思想根基。
“以前总担心不同校区教学质量有差距,现在踏实多了。”家长李女士道出了许多家庭的心声。今年3月,市第二完全小学五、六年级并入实验小学,资源重组实现了优质师资与课程共享。同时,特色“空中课堂”同步开展,冷湖镇教学点学生与茫崖市实验小学学生隔屏共上一堂课,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更令人欣喜的是,当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通过省级评估,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创建获“国家级认证”,教育公平的阳光照亮了每个家庭的期盼。
教师们拥有了安心从教的底气。市幼儿园编外教师赵姣艳对工资到账时的激动记忆犹新:“现在编外教师工资向在编教师标准看齐,保育员收入按大专学历教师的80%发放,还全员配齐了‘五险一金’。”“同工不同酬”问题得以解决,这让老师们能更专注于守护三尺讲台。
在“双减”政策推动下,孩子们的天地更加广阔。放学后的校园比以往更显活力:篮球场上跃动着矫健的身影,书法室内墨香氤氲,9个特色社团成为孩子们课后探索的新乐园。
校舍的变迁见证着教育发展的加速度。茫崖市教育系统项目工地上,机器轰鸣。2024年,7个教育新建项目全面开工,其中4个已投入使用;2025年,17个项目接力推进,11个项目按计划施工,6个项目已于7月初动工。持续的“硬投入”正悄然重塑着校园面貌。
校园安全防护网越织越密,家长的心也愈发踏实。“遇到陌生人搭讪该怎么办?”防性侵主题课上,老师的提问引发孩子们的热烈讨论。这样的安全教育每年开展超200次,防溺水演练、交通安全课、防欺凌班会、应急疏散实训等覆盖1200多名学生,一个不落。14次联合安全检查、32场实战演练,共同构筑起一张坚实的安全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