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高原优品”精深加工特色足
日期:08-06
本报讯(记者 马琴 通讯员 梁瑾文) 近年来,乌兰县立足资源优势,围绕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定位,推动传统加工向生态友好、绿色低碳的精深加工转型,带动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
在乌兰县特色生物产业园区,青海七色麦香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片繁忙。该公司从事藜麦种植转型精深加工,是当地产业升级的缩影。随着技术提升,其产品线不断丰富,市场竞争力增强,2024 年年产值突破900万元。“县农牧和科技局2022年投入191万元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帮我们建成藜麦饼干和油茶两条现代化生产线,2025年又追加投资用于油茶生产线自动化改造,实现了从半自动化到全智能生产的升级。”公司总经理马长清说。
乌兰县玉农养殖专业合作社则通过牦牛肉干加工,为牧民开辟增收新渠道。合作社采用“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模式,以高于市场价收购牦牛,还建成1600平方米的现代化加工厂,实现从养殖到加工一体化发展。
青海天精本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展示厅里,枸杞系列深加工产品丰富多样。该公司拥有国内领先的多条生产线,项目全部投产后年销售额达2000万元,可提供30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农户增收。今年,公司联合青海大学研发出锁鲜枸杞等6大精深加工产品。“柴达木盆地的气候造就了枸杞果肉厚、多糖含量高、口感醇厚的特点。我们采用鲜果鲜榨工艺,让全国人民尝到新鲜甘甜的枸杞原浆。” 公司副总经理李良涛说。
乌兰县特色生物产业园聚集了多家特色鲜明、竞争力强且联农带农效果显著的小微企业。这些“小巨人”企业形成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积极融入“青字号”“柴达木优品”“乌兰境物”等区域品牌体系,有力推动乌兰高原优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