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日报记者 郑思哲 通讯员 青 组
2022年7月以来,承载着6个援青省市、58家中央单位和中央企业的深情厚谊,第五批441名援青干部人才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把青海当作第二故乡,踊跃投身援青事业,推动青海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共同谱写了对口援青工作的新篇章。
践行使命
在关怀激励中凝聚奋进力量
2024年6月18日至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指出,包括教育在内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取得显著成效,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厚爱和殷殷嘱托,广大援青干部人才迅速掀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凝聚起感恩奋进的强大思想共识。
三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援青工作,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连续三年主持召开高规格对口援青干部人才座谈会,激励鼓舞援青干部人才在新青海建设的火热实践中砥砺心智、增长才干、贡献力量。省级层面先后举办援青干部人才全员培训班3期、主题读书班5期,组织各类省情研修活动10余次。各援青团队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和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切实增强对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和对口援青工作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省委组织部坚持将援青干部人才纳入全省干部人才总盘子,在州县的援青工作负责同志担任党委副书记、政府班子副职,援青专业技术人才担任科室负责人、学科带头人等,让援青干部人才有职、有权、有责,有干事创业的良好平台。加强正向激励,常态化开展“组团式”援青工作现场观摩和比学赶超活动,激励广大援青干部人才履职尽责、担当奉献。
产业赋能
在服务大局中唱响援青主旋律
第五批援青团队锚定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的宏伟蓝图,三年累计投入对口援青资金55.46亿元,规划实施各领域项目1400余个,促进青海经济转型升级。开展“双招双引”专场活动116场,招引绿色算力、清洁能源等领域重点项目223个,紧缺人才2400余名,援青“五大电力集团”等央企持续加大对青投入,天合光能、阿特斯、红狮等行业领军企业纷纷落户青海,零碳产业园、人工智能产业园等产业园区拔地而起,绘就以绿色算力为引领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图景。
2024年,“山宗水源·大美青海”文旅推介会在援青6省市举办,让青海的壮美景色、旖旎风光和多彩的民俗风情在内地省市得到充分展示。近年来,随着“一只欧拉羊带您去旅行”“畅行中国?山宗水源”交通广播走进大美青海、“二十万人游海北”等一系列丰富多元的文旅活动在青海和援青省市同步开展,援受双方文旅资源实现深度融合、互促共赢,2024年援青6省市来青游客数量达524.4万人,较2019年增长71%。
省委组织部组建22个重点领域援青工作平台,各援青团队创新开展127个“小组团”援青项目,培育打造龙羊峡三文鱼、高原寒地小龙虾等数十个特色优势品牌。浙江团队引进浙商投资104亿元,立项德令哈、格尔木两个350MW全球最大光热电站项目。北京团队帮助打造的“玉树牦牛”区域公用品牌入选全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并于2024年成为青海唯一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的品牌。天津团队推动云谷云(深圳)投资2.3亿元的算力项目落地,助力黄南绿色算力加速发展。上海团队打造黄河女儿湾等特色景区,全力提升更多“品质化”旅游体验。江苏团队共建27个产业园区,成为苏青合力打造产业集群的重要支撑。(下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