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口服务连心桥 “穿针引线”解民忧
日期:07-28
本报讯(记者 吴婷婷 通讯员 赵万星) “以前只知道开电焊铺能挣钱,不知道还有创业补贴等政策!”乌兰县的脱贫户周先生拿着刚到账的1万元补贴,笑得合不拢嘴。“我的文化水平不高,对着政策文件就犯愁,多亏了就业局窗口的工作人员耐心讲解,手把手帮我填表格、理材料,这补贴真是给我们创业者添了把劲!”
这是乌兰县就业局以窗口服务为纽带,创新践行“穿针引线解民忧”理念,多举措构建起覆盖求职者、企业、困难群体的立体化就业服务体系的一个缩影。
以提升群众办事体验为核心,以打造优质服务品牌为目标,多措并举推动服务提质增效;强化窗口及重点岗位监督考核,推动工作作风持续优化、服务效能全面提升;通过人社系统技能比武、“人人上讲台”活动等载体,以赛促学、以讲促干,培养“政策通、业务精、服务优”的复合型人才;创新开展“局长窗口办”行动,践行“换位体验+问题整改”机制,领导干部全程参与办事流程,在一线发现问题、优化服务,推动服务更接地气、更具实效。
设立党员示范岗和服务岗,工作人员化身“政策讲解员”,用通俗语言精准解读创业补贴、灵活就业补贴等政策,确保群众“听得懂、用得上”;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流程、精简材料、压缩时限,全面应用“5543”工作法,严格执行效能建设七项制度,推动业务在线办理,加速服务提档升级。对就业困难人员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施“一对一”跟踪帮扶和“1131”服务机制,有效巩固稳就业成果。
聚焦企业“招工难”与劳动者“就业难”的双向矛盾,充分发挥窗口“穿针引线”作用,通过精准服务打通供需堵点,推动高质量就业;就业服务局1名干部联合44名就业联络员,组建职业介绍小组,主动对接企业建立用工信息库,动态跟踪岗位需求,工作人员化身“信息收集员”,精准匹配劳动力资源与企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