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亳州晚报

以高质量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乡镇基层环境保护工作的思考

日期:09-29
字号:
版面:第13版:涡河       上一篇    下一篇

    乡镇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最后一公里”,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的关键节点,而高质量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从思想根源、组织保障、群众基础等维度破解难题,为基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注入持久动力。

    一、提高政治站位,以思想铸魂夯实环保工作根基

    要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学习贯彻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从根本上解决“为何护”的认识问题。一是要建立健全理论传导机制。常态化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对“小散乱污”企业主开展“政策宣讲+案例警示”专题培训,对群众采用“田间课堂”“短视频解读”等通俗形式。二是要树立政治责任意识。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明确生态环保的政治定位,让基层干部深刻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压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

    二、建强组织堡垒,以队伍赋能破解环保治理难题

    思想政治工作应聚焦队伍建设,破解“谁来护”的力量问题。一是要优化组织架构。应构建“党建+网格”的组织体系,吸纳党员、致富带头人加入,形成“乡镇党委统筹+村社支部落实+党员带头参与”的三级网络。二是要提升综合能力。开展“法规解读+实操演练”培训,重点培养“问题排查、证据固定、政策传导”等方面的能力,通过“上级执法人员带教+跨乡镇交流学习”提升实战水平。三是严明纪律作风。以思想政治工作为抓手筑牢廉洁防线,强化乡镇环保人员的规矩意识。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对照环保执法环节查摆问题、建立清单并整改。

    三、凝聚群众力量,以共治共享激活环保内生动力

    思想政治工作应着力搭建互动桥梁,将“政府主导”转化为“全民参与”。一是要构建为民服务载体。让群众感受到环保带来的实际效益,从“要我护”转变为“我要护”。积极吸纳村民参与巡护,实现“护生态”与“增收入”双赢。二是要创新协同共治机制。建立“党组织联建+群众参与”的联动平台,推动乡镇环保部门党组织与企业、学校、社会组织结对共建;搭建“线上举报+线下响应”渠道,及时反馈处理结果。三是要培育生态文化。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文化生活,在村委会设立“环保光荣榜”,表彰垃圾分类标兵、秸秆还田能手。

    四、健全长效机制,以制度保障实现环保持续发展

    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需要制度固化,形成“思想引领+制度约束+激励保障”的闭环体系。一是要建立融合考核机制。明确分管领导和专职人员的思政职责,并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晋升任用挂钩,避免出现“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情况。二是要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对企业给予绿色信贷优先等政策倾斜;对村民实行“积分兑换日用品”制度,激发村民参与热情。对敷衍塞责、失职失责的干部严肃处理,对偷排漏排的企业依法严惩。三是要构建资源保障机制。搭建“县乡共享”的资源平台,整合农业、水利、林业等部门的技术力量,为乡镇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指导”服务。通过制度创新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融合,为长效发展提供支撑,为群众铺就生态宜居的幸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