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在时代的浪潮中,如何让这古老的文化焕发新的生机,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亳州正以独特的方式,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书写着崭新的篇章。从华佗五禽戏的传承推广,到亳州大舞台的才艺展示,再到百年承庆堂的创新融合,这些生动的实践,绘就了中医药文化“出圈”的长卷。
以五禽戏为笔 谱写中医药文化传播新篇章
在中医药文化的广袤版图中,华佗五禽戏宛如一颗璀璨明珠,闪耀着传统智慧的光芒。全国人大代表、亳州市全民健身指导中心主任、华佗五禽戏第58代传人陈静,多年来扎根一线,以传承推广华佗五禽戏为使命,在推动中医药文化出圈之路上踏出了坚实有力的步伐。
“这个虎爪的动作,先十指伸开,然后屈指,一二关节内扣,再旋握,既能锻炼手指,又能按压劳宫穴,提升心肺功能。”9月3日,陈静向记者演示起华佗五禽戏中“虎戏”的动作。
这套由东汉末年神医华佗创编的健身功法,包含虎、鹿、熊、猿、鸟五种戏法,常练可强身健体、提高免疫力。2011年,华佗五禽戏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承载着千年的养生智慧,走进了现代社会。
自1985年与五禽戏结缘,近40年来,陈静潜心钻研,致力于五禽戏的传承与推广。在实践过程中,她敏锐地察觉到,要让五禽戏真正“出圈”,必须探索不同人群的需求,守正创新。
为了让更多人受益,2002年,陈静参与国家体育总局相关课题,助力五禽戏改良。如今,五禽戏已衍生出多种版本:动作舒缓的适合老年人养生保健;节奏欢快的契合年轻人的活力;充满趣味玩耍感的则深受孩子们喜爱。2020年,陈静主编的“校园五禽戏”被国家体育总局纳入群众健身推广项目,2022年获评全国体育优秀科普健身项目,成功在校园里播撒下中医药文化的种子。
陈静深知,中医药文化“出圈”不仅要面向国内大众,还要走向世界。多年来,她受国家体育总局委派,前往美国、德国、法国等多个国家传授五禽戏,让这一东方养生智慧在海外落地生根。在国外的课堂上,陈静用生动的讲解和示范,让外国友人领略五禽戏的魅力。“很多人一开始只是好奇,但练了一段时间后,他们切实感受到身体和精神状态的改善,对五禽戏的热情越来越高。”陈静说道。
目前,华佗五禽戏已传播至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一些国家还被纳入健身课程或养生项目。在2025年全国两会上,陈静提出关于华佗五禽戏申报世界非遗的建议。她认为,华佗五禽戏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是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杰出代表,蕴含着平衡阴阳的中华养生智慧,且其健身养生功效早已被历史和实践所验证。作为国家级非遗,五禽戏传承脉络清晰,在国内的传承保护与推广传播成效显著,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她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加强世界非遗申报工作的组织领导,组建专业的申报团队,全面梳理五禽戏的发展历程,深入剖析其所承载的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价值。同时,加大推广传播力度,借助各类媒体平台,提升五禽戏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除了国际传播外,陈静在国内也积极推动五禽戏的普及,尤其是在“一老一小”群体中。在亳州的学校里,五禽戏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孩子们学习兴趣非常高,通过练习五禽戏,他们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对中医药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陈静欣慰地说,在乡村,五禽戏也逐渐融入百姓生活,晚上练五禽戏的场景随处可见。
陈静还积极推动五禽戏与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亳州通过举办华佗五禽戏养生健身节、国际健身气功博览会等大型活动,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爱好者参与,打造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文化品牌。在旅游景区,游客可以观看五禽戏表演,参与五禽戏体验课程,感受中医药文化与旅游结合的独特魅力。
在陈静的不懈努力下,五禽戏这一古老的中医药文化符号,正以崭新的姿态走进人们的生活,不仅成为全民健身的重要内容,更成为传播中医药文化的有力载体。正如陈静所说:“健康是人们幸福生活的基础。我希望通过习练五禽戏,让更多人接受健康观念,提升自我保健意识,用科学合理的健康生活方式,开启全新的幸福生活。”她以实际行动,为中医药文化“出圈”贡献自己的力量,让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以才艺为桥 让中医药文化“潮”进生活
夜幕降临,亳州林拥城景区蜗牛庄园的灯光渐次亮起,舞台上的音乐刚一响起,抖音直播间里的评论便瞬间沸腾——“这是咱亳州自己的‘星光大道’!”“终于等到初赛开播了!”8月26日晚,亳州大舞台全市才艺直播大赛启幕,不仅为全市百姓搭建了展示自我的舞台,更悄然成为中医药文化“破圈”传播的新载体,让千年药都的文化底蕴,在歌声、戏曲与互动中走进更多人的生活。首场初赛数据显示,外场观众达43万人次,内场观众达24万人次,直播间最高同时在线人数超过3900人。
从8月26日到9月12日,这场赛事将历经初赛、复赛、半决赛、总决赛四个阶段,用近20天的时间,串联起亳州的文化脉络。层层递进的选拔机制,不仅让赛事更具悬念,也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多可能。在筹备过程中,赛事组委会便鼓励选手将中医药元素融入表演——或是一段讲述中药炮制故事的小品,或是一首以“药都风情”为主题的原创歌曲,又或是在自我介绍时提及家乡的中药材。
为了进一步激发选手与观众的热情,赛事还设置了丰厚的奖励。值得一提的是,奖品中的“亳品汇礼品”多为亳州本土特色产品,既有优质中药材,又有以中药为原料的养生食品,这不仅是对选手的奖励,更是对亳州中医药产业的一次“隐性宣传”——当选手捧着包含中药材的礼品登台时,当观众在直播间询问“亳品汇里有什么”时,中医药文化的种子便已悄然种下。
“我们希望选手不仅能展示才艺,更能成为亳州文化的‘宣传员’。”大赛执行负责人岳为民说道,亳州作为中华药都,中医药文化是这座城市的根与魂,而创办亳州大舞台就是要搭建一座桥梁,让这份文化通过才艺表演,变得更生动、更易懂、更有吸引力。
“以前总觉得中医药文化离我们很远,要么在典籍里,要么在中药房里,没想到现在能在才艺大赛里看到它的影子。”市民李园是赛事的“忠实观众”,初赛当晚,她不仅全程观看直播,还为喜欢的选手点赞留言。
在岳为民看来,这场赛事的意义远不止于“选拔才艺新星”。“我们希望通过亳州大舞台,让更多人了解亳州、爱上亳州,而中医药文化就是亳州最独特的‘名片’。”他举例说,赛事举办地林拥城景区,周边就有不少中医药主题的景点;直播间里推荐的文旅景区门票,也包含了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华祖庵等与中医药相关的景区。“观众为选手加油的同时,可能会好奇‘亳州有哪些中医药景点’‘亳品汇里的中药材怎么用’,这就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打开了一扇门。” (下转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