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亳州晚报

血战三昼夜誓与蒙城共存亡

日期:09-02
字号:
版面:第12版:山河见证       上一篇    下一篇

日军坦克驶进蒙城县城。 1938年5月12日的《新华日报 》报道了蒙城阻击战。

    “……你们能突围出去,须面报廖总司令,就说我遵照他的电令决心与蒙城共存亡,我死也要死在城内。”周元的孙女周凤林告诉记者,这是1938年5月9日,国民革命军陆军第48军173师副师长周元在蒙城阻击战中留下的遗言。

    1938年徐州会战后期,日军集结30万兵力合围中国军队。为掩护主力撤退,李宗仁令周元率1033团2400余人驻守蒙城。

    5月6日,在敌机轮番轰炸下,周元舍车步行入城,一边安抚民众,一边勘察地形,策划城防部署方案。部队5月7日拂晓陆续到达蒙城后,周元立即按拟定计划分配防守任务,命令各部迅速占领阵地,加紧构筑工事。

    5月7日上午,日军铁骑中队150人从河溜集涡河北岸向西急驰,经板桥逼近蒙城,被我军隐藏路旁麦稞之伏兵奋起痛击,20余人中弹落马。稍后,日军4000人沿涡河而上陆续抵达蒙城,在飞机大炮掩护下发起进攻,周元指挥守备官兵利用各种巧妙工事奋勇抵抗。夜11时,守卫城西涡河南岸各渡口的二营一连,在敌人猛烈炮火进攻下,虽进行有力抵抗,但终因敌众我寡撤至县城,敌人强渡涡河得逞。

    5月8日晨,日军各种火炮向蒙城城内外阵地猛烈轰击,敌机来回俯冲扫射轰炸,全城浓烟四起。敌人向东门及南门各阵地疯狂进攻,周元带领将士们顽强抵抗,英勇击退敌人。8日午后,日军后援部队2000人抵达蒙城,用飞机大炮猛烈轰炸,摧毁我军防御工事,东南角城墙被轰塌数丈,城里城外一片火海。敌军用战车掩护步兵再向蒙城城外各据点猛烈攻击,经过数小时之激烈战斗,我守军官兵伤亡惨重。战至黄昏,大部分将士壮烈牺牲,外围阵地相继失守,日军兵临城下,形势十分危急。然而增援部队与日军小股部队接触后向后溃退,致使蒙城孤立无援。

    5月9日拂晓,日军各种火炮如暴风骤雨般向城头及城内倾泻,守军伤亡惨重。炮火一停,敌步兵趁机架梯由城东南端的缺口爬入,周元命人从东门街小巷袭击敌人侧翼,敌人溃退出城。此次冲杀俘敌10余人、缴获步枪60余支、轻机枪4挺、重机枪1挺。不久,敌人又开始新一轮进攻,以炮空联合,战车开道,轮番攻城,铁丝网、石条均被炸得粉碎,城楼上的守兵也全部阵亡,大批敌人趁机涌入,战斗异常激烈,南门、西门相继被敌攻破。周元命所余官兵,包括警卫、医护、夫役等全部参战,逐街道、逐巷口、逐店铺与敌争夺、厮杀。

    拼至下午4时,所剩官兵不足200人,蒙城已无法坚守,周元遂命凌云上团长、梁家驹参谋率百余人由北门口向东突围,他自己则率领一小队人断后阻敌,在掩护部队突围时壮烈牺牲,蒙城沦陷。

    周元将军壮烈殉国后,中共中央机关报《新华日报》发表《悼周元副师长》文章,称“痛惜国家失去了良将”。

    1985年5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正式追认周元将军为革命烈士。

    “虽然蒙城最终沦陷,但此战意义重大。周元率兵血战三日,伤亡2000余人,阻滞了日军北进步伐,打乱了敌人的战略部署,为李宗仁主力部队转移赢得了宝贵时间。”蒙城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副主任邵俊强说,蒙城人民非常感念周元将军的守护,日军撤退后,人民自发将阵亡将士尸骸收集合葬于东郊庄子祠左,名为“义冢”,万佛塔边还有一座纪念碑,上面刻着“周元将军暨守蒙将士抗日殉国纪念碑”。曾改城关镇为“周元镇”、改乐育小学为“周元小学”,后又将县城内的主干道新城路改名“周元路”,以示对周元将军的怀念和敬仰。

    (记者 张珍 通讯员 王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