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锦文 曾莹莹 文/图
经营优质药材、真诚服务顾客,康美中药城的药商们一直将这种理念融于日常经营。他们用质量最好的药材和最真诚的服务迎接八方来客,为建设世界中医药之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卖优质药材树立药商形象
“老板,上次从你家买的燕窝不错,再给我装点!”“好嘞,咱家都是产地一手货源,质量上绝对有保证……”8月11日下午,在康美中药城一家名为专营燕窝的精品屋里,店主张士彬正在热情地招待顾客。
大学学习国际贸易的张士彬毕业后在浙江一带做销售工作,工作过程中一些客户或朋友得知他来自亳州时,总会第一时间对亳州的中药材发出赞叹,并拜托他帮忙采购一些药材。随着帮忙采购次数的增多,张士彬敏锐地发现,随着大家经济水平的提高,大健康意识也越来越高,对养生类药材的需求不断提高。
于是,张士彬在调查市场后,决定返回家乡亳州专营贵细药材。这一做,就是十多年。
万事开头难,刚开始做药商时,由于没有货源、没有经验,张士彬经历了不少挫折,采购过程中遇到了货不对版、价格过高等情况。正是因为初入行时遇到的困难,让张士彬更能和客户共情,理解他们采购时的心情,在销售时更会尽力解决他们的难题,绝对确保药材质量。真诚和诚信为白手起家的他赢得了不少客户。
“有一次一名外地顾客从店里买了一批藏红花,回去后给我打电话说买到假货了。我说首先店里绝对不可能销售假冒伪劣药材,其次询问顾客判断假货的原因是什么?”张士彬说,仔细了解后才得知,这名顾客在外地采购的藏红花泡出水来是大红色的,从他店里采购的藏红花是金黄色。
在安抚了顾客的情绪后,张士彬耐心介绍了有关藏红花的知识,以及判断藏红花品质优劣的标准,建议顾客到当地正规医院或药房再买一点藏红花泡水进行对比。最终,经过顾客反复实验,发现原来自己以前采购的藏红花质量一直有问题,在张士彬店里采购的才是正品。从那以后,只要采购贵细药材,这名顾客都会到张士彬店里学习一番并定期采购。
“做我们这行最重要的就是一个‘信’字,只要做生意诚信,就会有信誉,生意才能越做越好。”张士彬说,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他都会一直把“诚信”两个字刻在心里。
潘晓蕾:
脚踏实地才能走得更远
走进潘晓蕾的店铺,映入眼帘的全是按照规格整齐摆放的石斛。加入药商行列十多年的潘晓蕾在康美中药城一楼的精品屋里,经营着一家名为“纯斛堂”的店铺,专营石斛。
谈起店内经营的石斛,原本有些内向的潘晓蕾开始侃侃而谈。潘晓蕾介绍,石斛可以调理肠胃功能、增强免疫力,店内销售的石斛分为条、片、大风斗、小风斗、炒制的、晒干的等几十个品种,卖得较好的为铁皮石斛。
在潘晓蕾的办公桌上放着一本药膳书籍,一旁的本子上记录着石斛在药膳中的食用方法。“石斛是药食同源的药材,一些消费者会希望通过食用石斛调理身体,我就想着多提供一些食用方法,让药效更好发挥的同时,也让消费者吃得更舒心。”潘晓蕾介绍。
记者注意到,在潘晓蕾的店铺里,除了来来往往采购的顾客,前来聊天取经的顾客也是络绎不绝。潘晓蕾表示,无论是来采购的顾客,还是前来学习经验的朋友,他都会真心相待,将知道的知识倾囊相授,绝不会因顾客有没有消费而区别对待。
做生意这么多年,潘晓蕾一直坚持将心比心,在他看来,真心都是相互的。“在我这里订货的有很多都是老主顾了,有时候从店里订货,货还没拿到手里,货款就已经全款打过来了,我真心对待客户们,他们也很信任我,也会经常给我介绍其他顾客。”潘晓蕾笑着说,做生意的人都比较看重关系,像他和客户之间能建立彼此信任是非常可贵的,这也是他宝贵的财富。
许晓伦:
粤籍“新亳州人”的药材缘
1993年出生的广东茂名人许晓伦,与亳州的羁绊始于父辈。
记忆里,父亲常年在亳州经营中药材生意。最早是在药材街守着一间小门店,后来随着药材市场的迭代升级,又在中药材交易市场购买了一间商铺,主要经营西洋参。父亲的营生轨迹,始终紧跟着亳州药材市场发展的脚步。那时,父亲一年中唯有过年过节才回广东与家人团聚。后来连表哥、堂哥也陆续来到亳州,让家族与这座药都的联系愈发紧密。
2012年,中专毕业两年的许晓伦,带着对父辈事业的好奇与憧憬,踏上了前往亳州的路。刚到位于芍花路的老药行时,他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每天天不亮,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就挤满了市场,挑货、议价的声音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各种药材的混合香气。在父亲手把手的教导下,他从辨识药材品质、记诵价格行情学起,慢慢摸清了其中的门道。
2019年,许晓伦开始独立经营,父亲则回到了广东。随着康美中药城的建成,他在这里购置了一间精品店,主营西洋参、陈皮、燕窝等滋补品。
时代的变化也悄悄改变着经营模式。“与以前相比,现在来店里的客商少了,大多是打电话、发微信订货,然后直接发货。”许晓伦说,如今信息高度透明,价格和质量都藏不住,想站稳脚跟必须下真功夫。为了保证利润和品质,他坚持每年亲自去产地进货。“不是一手货源,既没价格优势,质量也没底”。
在亳州多年,他早已把这里当成了第二故乡,7岁的孩子在这里上学,一家人安了家,成了名副其实的“新亳州人”。
“做药材生意,靠的是信誉,质量没了,就等于砸了自己的饭碗。”他感慨如今亳州中药材市场管理越来越规范,正朝着健康方向发展。“希望能和所有药商一起,守住‘亳州药材’这块金字招牌。”许晓伦说。
康娟娟:
从雪域到药都的虫草路
在亳州康美中药城,康娟娟的冬虫夏草精品店不大,却因高原虫草的独特气息而透着别样韵味。这位来自甘肃的店主,与虫草的缘分已悄然走过十余年。
康娟娟的虫草情结,始于父辈的影响。父亲常年驻守藏区,从牧民手中收购野生虫草,她从小跟着帮忙,对虫草的品相、质感早已烂熟于心。后来在青海,她与经营超市的丈夫相识,2008年婚后,两人一同前往西藏,经营虫草生意。
随着两个孩子相继出生,公婆带着孩子回到亳州上学。2021年,夫妻俩回亳州探望家人,却因疫情无法返回西藏。机缘巧合下,他们发现亳州拥有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各地客商云集,便决定留下扎根,在市场里开起了虫草店。如今,康娟娟主理销售,丈夫则专注进货。
相较于在西藏时多做同行生意的局限,亳州的市场让他们打开了新天地——医院、饮片厂、医药公司等渠道,都是在产地难以接触到的资源,客户源和机会成倍增加。每年4至7月是虫草产新季,丈夫仍会奔赴西藏,在牧民采挖的虫草中一根根挑选,确保送到店里的每一根都品质过硬。
经营中,他们始终把品质和服务放在首位。对合作过的顾客,他们承诺“不满意随时退”,这份坦诚换来了不少回头客。今年虫草价格有所下滑,但野生虫草的市场认可度更高,夫妻俩索性决定专注做野生虫草。
“行情有起伏,但品质和本心不能变。”康娟娟说,从雪域藏区到药都亳州,地点变了,可对诚信的坚守,从未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