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艳飞:践行为民初心 展现巾帼风采
日期:08-07
自担任谯城区芦庙镇焦楼村党委书记以来,谯城区人大代表闫艳飞以实际行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根在第一线,在她的带领下,焦楼村先后获评“亳州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芦庙镇优秀基层妇联组织”等荣誉。其本人先后荣获芦庙镇“先进工作者”、芦庙镇“信访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
两年前,焦楼村因村务管理较为混乱被列为“软弱涣散村”,闫艳飞担任书记后,深入挖掘问题根源,对全体干部进行培训教育,针对性解决村务管理中的流程不规范、职责不清等问题,大大提升了班子成员执行力及工作效率。
闫艳飞以规范“四议两公开”制度为抓手,强化问题追责,规范奖惩措施,建立问题台账与闭环处置流程,有效扭转了前期累积的不利局面。同时,坚持强化村级后备力量,培养后备干部4名,去年年底一名“90后”女性村聘用干部进入村“两委”班子。如今,焦楼村党组织结构稳固,村“两委”成员比例、结构、年龄构成等较为合理,工作作风优良,村级治理能力明显提高。
“脱贫致富快,要靠产业带”。在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闫艳飞通过宣传引导群众有序将土地向村里农业大户、合作社流转,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抱团发展朝天椒特色产业规模化种植,实现“粮经共进”。
据了解,2025年,焦楼村粮食作物种植面积4000余亩,其中大豆、玉米复合种植60余亩;经济作物种植4000余亩,其中朝天椒种植2000余亩,麦套种植1000余亩,集中连片100余亩。上半年,全村村级集体经济收益达32.72万元,其中土地流转收益4.8万元,占比近15%。
此外,在闫艳飞的带领下,焦楼村已在黄寨小学内谋划建设800㎡屋顶光伏项目和4000㎡标准化厂房项目,持续扩大村集体经营性收入,预计本年度集体经济收入可达60余万元。
近年来,焦楼村把推动移风易俗、培育文明新风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积极推广村规民约,通过召开村民议事会推进“低价彩礼”化风成俗,让文明新风吹进了田间地头和农家小院。
焦楼村共有坑塘20余处,通过研究制定网格化包保方案,均配备有警示牌和救生“三件套”,定期对护塘员进行业务培训,压实巡塘责任,近年来实现儿童溺水“零事故”。结合“暖心走访”,二季度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8个,其中移交上级、解释到位各1个,实际办结数6个,办结率100%,仅6月份在王牌坊南地、李朱楼南地等处开挖排水沟渠1.3km,解决群众排水难问题。
同时,焦楼村以“绣花”功夫将全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抓好抓实,积极发动群众筹资筹劳、共管共治、精准发力,策划双李路沿线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扭转了被动局面。
振兴突破正当时,砥砺奋进向未来。如今,在闫艳飞的带领下,焦楼村正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吹响奋力全面振兴的嘹亮号角,绘就了乡村振兴的壮美新画卷。
(刘景侠 孙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