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城区政协十六届二十二次常委会会议暨“用足用好谯城丰富文旅资源,全力打造文化旅游强市优选区”专题协商会召开
7月18日,谯城区政协十六届二十二次常委会会议暨“用足用好谯城丰富文旅资源,全力打造文化旅游强市优选区”专题协商会召开。
会上,区政协调研组、有关区直单位、有关乡镇和委员们围绕“用足用好谯城丰富文旅资源,全力打造文化旅游强市优选区”这一主题,分别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谯城区在文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许多解决问题、推进工作、促进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谯城文旅“家底”有多厚
3700年文化“宝藏”
谯城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有着3700多年的历史,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道家文化、曹魏文化、中医药文化、白酒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近年来,谯城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文化旅游发展的决策部署,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全力推动文化旅游强市优选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挖掘资源禀赋,打造特色文旅项目。实施“精品主题村+特色美食村+文化体验区”三位一体发展策略,2024年,谯城区建成精品主题村2个、特色美食村1个、美食文化镇1个、后备箱基地3个,提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品牌影响力。
推动产业融合,拓展文旅发展空间。在陵西湖、临漳公园举办“放空发呆大赛”、抓鱼抓鸡大赛、篝火晚会、人偶互动等活动。发布寻觅百草“药乡”之旅、天下道源“仙乡”之旅等6条研学线路,围绕“研学+文化传承”“研学+产业赋能”“研学+乡村振兴”“研学+数字科技”四大主题,精心打造《药田小郎中》《中草药炮制》等一批特色鲜明的研学课程。2024年,共组织开展了20余类350余场研学活动。
提升服务质量,优化旅游环境。加快推进景区与主干道的连接线建设,改扩建道路12条约12公里。实施危桥改造3个,合计投入资金约1190万元,着力打通游客畅游“最后一公里”。
创新营销方式,扩大品牌影响力。推出“大美春光游”、探花寻春游、水墨涡南研学游等3条乡村旅游线路。目前已成功创建AAA级旅游景区11个,AAA级旅游村庄4个,省级百佳农家乐1个,五星级农家乐1个。2025年计划创建1家中医药主题旅游景区,建成3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
谯城创新“三权分离”引活水
钱从哪来?
调研组认为,要拓宽融资渠道,加快实施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放宽旅游市场准入,按照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离”和“谁投资、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采取旅游资源入股、转让、租赁、承包等多种经营方式,构建多元化旅游开发投入机制,加大各类信用担保机构对旅游企业和旅游项目的担保力度,鼓励引导国家、集体、个人、外商等多种经济成分投资开发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服务配套设施和经营性旅游项目。强化资金保障,构建现代化旅游基础设施体系。以市场为牵引,整合现有旅游政策体系,重点在推动旅游品牌建设、高质量发展和“双招双引”上做文章。深化资源整合,培育差异化核心产品矩阵。以中医药文化为依托,整合华祖庵、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花草茶产业基地等资源,开发“中医康养研学游”“中药炮制体验工坊”等产品;挖掘工业旅游潜力,推动酒文化博览园与酿酒工坊、酒器博物馆联动,开发“白酒酿造全流程体验”项目,深挖白酒历史文化,讲好酒文化故事。
调研组建议,创新人才机制,夯实文旅融合发展源动力。强力宣传促销,增强文旅市场辐射能力。搭建“谯城文旅服务监管平台”,实现导游资质、酒店评级等信息实时公示;推广“一码游谯城”小程序,集成景区预约、智能导览、投诉反馈等功能,加强对景区、酒店、民宿、商铺等一线从业服务人员的监督管理,提升服务效率与透明度。
谯城区文旅体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谯城区不断完善文化设施建设,促进文化事业发展,文化阵地建设稳步推进,文化惠民服务精彩纷呈,特色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同时,全区不断挖掘资源禀赋,打造特色文旅项目,持续推动产业融合,拓展文旅发展空间,着力提升服务质量,优化旅游环境。接下来,将加强资源整合,打造核心旅游产品。建议以中医药文化为核心,打造中医药健康旅游核心区。以历史文化为核心,打造历史文化旅游核心区。加强对乡村旅游、工业旅游等资源的整合,打造多元化的旅游产品体系。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增强服务意识,提升专业水平。加强旅游信息化建设,为游客提供便捷的旅游信息服务。同时,积极开展文明旅游宣传活动,提高游客的文明素质和旅游体验。加强品牌建设,提升文化旅游影响力,准确把握文旅产业融合化、多元化、智慧化发展趋势,抓机遇而争先,明靶向而聚力,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新举措,创新工作思路,努力开创谯城文旅产业发展新局面。
不断夯实文旅发展根基
坚持以文塑旅
亳州文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认为,要加强顶层设计,优化资源布局,深挖文化内涵,打造特色品牌,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载体,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文旅品牌。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旅游体验。创新宣传推广方式,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升谯城区文旅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与会人员认为,谯城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在文旅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充分活化历史文化资源、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关键。
委员们建议,引入优秀团队,实现系统性开发,将历史遗迹、中医药文化、特色文化场所等资源串联,设计主题鲜明的旅游线路。鼓励引入专业团队与本地力量合作,加大文旅创意创新力度。结合谯城民俗文化,融入戏曲表演、民俗展示等元素,提升活动文化内涵。强化人才培养与引进,编制文化读物,提高本地群众知晓率,打造爆款话题、节目与歌曲,提升文化传播力。通过持续整合资源、创新模式,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旅品牌,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双赢目标,让谯城在文旅发展的浪潮中绽放独特光彩。
文化有活力,旅游才有魅力。大家纷纷表示,推动文化与旅游、科技、互联网、创意等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文化+旅游”“文化+科技”“文化+互联网”“文化+创意”等新兴业态,推进文化资源和文化产品虚拟化、可视化、互动化,提升文化产品附加值。
会议要求,要坚持以文塑旅,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夯实文旅发展根基。坚持以旅彰文,用旅游促进文化繁荣。探索出一条彰显谯城特色、传承中医药文化的文旅融合新路径,打造谯城文旅高质量发展新标杆。通过科技创新赋能,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机制,提升文旅服务质量。用足用好谯城丰富的文旅资源,齐心协力,真抓实干,为推动文化旅游强区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刘景侠 吕振坤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