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8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亳州晚报

关于加强基层河道管理单位思政工作的调查思考

日期:05-15
字号:
版面:第12版:涡河       上一篇    下一篇

    基层河道管理单位作为国家水利事业的基石,承担着河道安全管护、水资源合理调配及水生态环境保护等核心职能,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民生福祉的关键力量。本文拟从新形势下河道管理单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难题与挑战出发,探索以思政建设推动河道管理提质增效的优化路径。

    一、以思政建设赋能河道管理提质增效的重大意义

    思想政治工作是确保党中央关于水利事业决策部署在基层有效落实的重要保障,能够引导基层河道管理单位职工准确把握河长制、湖长制等重大政策要求,将国家战略转化为日常河道管护的具体行动。思政工作紧扣职工成长与行业发展需求,将思想引领与职业发展紧密结合,在应对重大水情灾害、推进跨区域河道综合治理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引领与战斗堡垒作用,有利于增强干部职工对单位的归属感和忠诚度,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河道管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思政建设导向下河道管理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基层河道管理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比如,一些单位对思政工作认识不足,未能将思政导向下河道管理工作放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角度上看待,“重业务、轻思想”。部分河道管理单位思政工作方法陈旧,仍停留在会议等传统方式,互联网等信息通道利用不足。部分政工队伍青黄不接,年龄结构不合理,业务与思政融合能力不强,思维与新形势下的工作内容不匹配,缺乏既懂思政,又懂河道管理的人才。思想监督体系缺乏,对职工思想动态把握不准,思政工作针对性不强。部分单位考核管理缺少量化指标,思政工作与河道管理结合不够紧密、特色不够鲜明。

    三、加强基层河道管理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分析

    一要强化顶层设计,健全工作体制机制。坚持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领导,将其纳入水利事业发展战略全局。提升对思政工作重视程度,细化思政建设任务清单,健全思政工作责任制,明确领导班子成员在思政工作中的具体职责。推动政工与业务活动融合,将思政建设推进到河道管理工作一线,加强以智慧水利为核心的各项技术创新应用。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将工作成效作为衡量干部业绩的重要指标。

    二要把握时代方位,创新工作理念方法。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将思政建设融入河道管理实际,依托水利建设丰厚的人文底蕴和历史遗产,组织开展水利建设成果参展、革命传统教育等,增强水利职业自信。运用好新媒体技术手段,建好用好单位官网、公众号等,结合实际工作及时更新。开设水利项目采风、政策解读等专栏,建设资源共享的云数据平台,扩大思政资源利用率和影响力。坚持深入群众做思政,关注职工的生活、思想状态,及时关切帮助,在解决职工生活的痛点、堵点中渗透思政教育。

    三要突出人才强基,锻造过硬政工队伍。人才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加强对思政工作队伍的培训教育,邀请专家学者开展沉浸式实境辅导培训,增强思政工作者的河道管理职业素养,提升其将思政与业务融合教育的能力,培育一批懂水利、有知识、善宣传的思政工作者。加强对思政工作队伍的管理,确保基层河道管理单位思政工作队伍的纯洁性。以健全考核机制、优化考核方式、强化结果运用为抓手,突出工作实绩和贡献,充分激发工作队伍内生动力。

    四要坚持系统思维,凝聚协同发展合力。基层河道管理单位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强化系统观念,整合各方资源,凝聚强大合力。思政建设与单位建设协同发展,要借助河道管理工作的鲜明特色开展教育,将“守护河道”的使命观、“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融入思政教育。思政工作与行业、地域建设协同发展,深入挖掘本土优秀水利行业先进人物事迹,传承本土优秀传统文化。注重与社区宣传、学校教育等联合,将河道单位思政建设与区域文化建设协调推进,共建共享,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