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8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亳州晚报

攀“高”跃升 “新”意十足

日期:05-15
字号:
版面:第03版:一路向“新”县区行       上一篇    下一篇

安徽雷允上工人正在生产车间内忙碌。 九方制药工人正在生产产品。

    初夏时节,明媚的阳光洒落在亳州高新区的现代化产业园区,草木葱茏间,一座座现代化厂房熠熠生辉,一批批科技型企业快速成长,一项项创新成果竞相涌现,这里正奏响着科技引领产业升级的澎湃乐章。

    近年来,亳州高新区立足“药都新城”战略定位,深挖千年药都文化底蕴,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在传承中求突破。园区充分发挥中药材资源优势,通过搭建创新平台、引育高端人才、推动产学研融合等举措,让传统中医药产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柴葛根的“本草传奇”

    近日,在亳州高新区安徽九方制药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记者看到,智能化设备高效运转,一盒盒“葛酮通络胶囊”正通过全自动生产线完成封装。这款主治脑卒中后遗症的中成药,2024年创下单品销售额超3亿元的佳绩。

    “葛酮通络胶囊的核心成分源自野生柴葛根。”公司生产管理部经理王威指着数字化车间的控制面板介绍道,“我们所有的工艺参数均通过中央系统精准调控。这个车间总共4层,每层也就一两个人进行简单巡查就行了。”

    九方制药研发部负责人杨小梅告诉记者,通过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等机构合作攻关,企业突破传统工艺瓶颈,将葛根总黄酮纯度提升至85%以上。经过13年研发,这套集成去杂、解析等数十道工序的专利技术,使100斤葛根仅能提炼出5公斤高纯度原料药,可以说科技含量非常高。

    杨小梅透露,企业每年研发投入超千万元,改进生产工艺、持续优化关键工艺参数。这种对科技创新的执着,让企业接连斩获国家新药创制计划、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等科研项目支持,同时享受政府每年研发投入5%的专项奖励。

    从传统中药材到符合国际标准的高端制剂,九方制药的探索为中药现代化提供了生动实践。随着新药创制计划的持续推进,企业正将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书写新时代的“本草传奇”。

    “老字号”的药都“新”实践

    近日,在位于亳州高新区的安徽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车间内,全自动生产线上,一盒盒中成药正依次穿过生产线,被工人熟练地装进包装箱中。

    “这条生产线正在生产的就是我们的拳头产品——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病的脑安滴丸。它每秒钟可以生产出两盒,是国内目前比较先进的生产线。”安徽雷允上政务总监赵轩骄傲地告诉记者,每天至少有12万盒不同种类的药品,从这里销往全国各地。

    2020年,雷允上药业集团在亳州高新区全资收购了一家药企,并更名为安徽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自此后,该集团便将这里作为长三角区域的重要生产基地。

    “选择亳州绝非偶然。”赵轩向记者解释,“马路对面就是我们的其中一个供应商,方圆5公里就能配齐全部原料,中药材专业市场近在咫尺,市域内规范化种植基地达百万亩,这是任何城市都无法比拟的产业生态。”

    依托“中华药都”的集聚优势,安徽雷允上快速构建起覆盖药材种植、提取加工、成药制造的完整产业链。数据印证着融合发展的强劲动能:投产首年即实现4.3亿元销售额,2023年产值飙升至近7亿元,税收突破亿元大关,年均复合增长率超30%。更值得关注的是,企业通过工艺平移已承接总部7个核心品种,车间内自动化包装线正为价值数亿元的国家中药保护品种构筑产能“护城河”。

    “2024年,公司年营收达7.28亿元。同时,我们在研发上持续加大投入,2024年研发投入达5986.8万元,同比增长188.13%。”赵轩告诉记者,今年,雷允上药业集团正在继续开展中药创新药的研发和中药优质品种向亳州转移工作,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优质品种转移到亳州生产。

    当“雷允上”的金字招牌遇见亳州世界中医药之都的雄心,这场跨越时空的产业对话,正在书写中医药守正创新的时代新篇章。               (下转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