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底,在2025年“皖美电力 情暖江淮”国网安徽电力供电服务“故事汇”上,国网亳州供电公司发布的故事——“产权有分界 服务无界限”获优秀故事奖。故事主人公单大地的典型故事在皖电人心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一名普通的电力员工,为何在安徽电力系统能引起如此大的反响?
他脱下军装后,以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用脚步丈量电网,以行动诠释“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初心,用心用情书写人间大爱。
“我的养殖场停电了,能不能来看看?”单大地的手机响了。5月9日夜里0点10分,谯城区芦庙镇杨庄大队丁阁村养鸡场内瞬间漆黑一片,场主申好军心急火燎地拨通了电话。
单大地立即向华佗中心所派单群发保修工单,群里不久回复:他和同事开车,很快赶到养鸡场,经过一个小时检查,由于场内闸刀上口进户线老化,造成接触不良。不久,养鸡场里灯火通明。“幸亏及时送电,不然,我得损失1万多块,还要赔偿违约金额。”申好军竖起大拇指。
原来,养鸡场正在孵化200多只斗鸡苗,再过四五天就要出壳。由于孵化需要恒温,一旦停电,这些鸡将会冻死,况且,鸡苗已经签了合同,如果5月中旬不能按时供应鸡苗,将赔偿对方1万元。
这只是单大地服务用户的一个小片段。2023年9月8日,一位中年人来到亳州公司华佗中心供电所,一个劲感激道:电工单大地帮我解决了大难题!
中年人叫唐创业,是亳州市谯城区芦庙镇杨庄大队陈楼村人,经过多年打拼,成为天津一家药企的老总。几年来,他一直为村里做了不少好事。2023年春节,他回家得知老家老人较多,老人晚上喜欢在村里散步,村里小路坑洼不平,由于天黑老人容易磕碰,于是,唐创业打算在村里安装路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人选,这事一直拖了一年多。单大地是国网安徽“皖美共产党员服务队”一名亳州分队队员,也是该所客户经理。去年8月30日,单大地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揽下这个活。他服务芦庙镇54个台区近5000户的用电工作,平时装表、抢修等事不少,只能利用工作之外的时间来做,解决路灯安装困难。
2024年9月1日,他第一次安装路灯,遇到问题,他反复琢磨说明书,一盏路灯从组装到安装他足足用了2个多小时。他在做好各项安全措施的前提下,用手提起40多斤重的路灯,快提到肩膀位置时,赶忙用肩顶着,瞅准合适位置,拴在光滑的杆上后,找好角度,再用电动螺丝刀,将路灯的包箍快速固定。汗水模糊了眼睛,他只能用手抹一把。衣服被汗水浸透又被晒干,一遍又一遍……
去年9月2日,等了一天的唐创业傻眼了,路灯还没安装完,却始终没见到单大地的人,发微信也没回。
原来,2日早上7点多,单大地接到求救电话:“丁婉婉肚子疼,急需转到大医院看病。”打电话的叫朱仙玲,家住在芦庙镇杨庄大队丁格村,丁婉婉是她的女儿,今年在亳州二中读书。由于朱仙玲患过眼病,视力不太好,丈夫常年在外打工,亲人也都出去打工去了。无论用电上,还是买化肥、接送小孩上学的问题,单大地都主动帮助解决。单大地这一帮,就是十几年。
接过电话后,单大地马上开车,与爱人张玉云,带着朱仙玲,火速赶往亳州二中,送丁婉婉到急诊室。
“她患的是急性阑尾炎,幸亏来得及时……”医生说道。等到病情稳定后,他让张玉云留下帮忙照顾,便匆匆返回所里,开展紧张的抢修工作。由于工作太忙,单大地一天没顾得上看微信。
3日,单大地来到陈楼村,唐创业知道他“旷工”的原因后,向单大地投向了敬佩的目光。
接下来,单大地马不停蹄地安装路灯,7日晚上,56盏路灯照亮了陈楼村的小路,也让即将外出的人心里亮堂了:老人晚上溜达更方便了。虽然单大地晒得黝黑,胳膊也脱了一层皮,他却开心得很。
在场的老乡开玩笑:“你过三年该退休了,这样折腾下来,到底图个啥?”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咱是党员,又是退伍军人,唐创业为乡亲办实事遇到困难,我没有理由不帮,今后遇到这样的忙,我还要帮。”
分内的事更多。今年3月29日21:31,单大地接到电话,“老家厨房里的灯忽明忽暗,请帮忙处理下。”这是朱仙玲丈夫丁怀利打来的。单大地向华佗所派单群发报修工单,群里回复后,他和同事匆匆赶到。经检查,室内电线接头老化。他们剪掉旧的接头接好,用绝缘胶布包好。
单大地,骨子里满是皖北人的淳朴和憨厚,把军人良好的作风融入工作中去,以优质服务守护万家灯火,让每一度电都传递温暖和力量。
(赵建业 刘晶晶 刘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