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去年总书记考察安徽时强调“要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谯城,当地又是如何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如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如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走访。
科技攻关为产业铺路
“公司从产品设计、研发、注塑、组装到除尘,所有的生产环节都采用数字化管理模式,数据可实时抓取,现在每天的生产量可达60万只,年产值达1亿多元。”日前,记者来到位于谯城区古井镇的安徽联鹏瓶盖包装有限公司时,该公司总经理助理刘景义告诉记者,公司每年投入700多万元用于技术研发,30多名研发人员每年研发产品达90多款,目前获得专利40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被评为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
在联鹏瓶盖公司的技术研发中心一角,记者看到一台恒温恒湿试验箱,只见科研人员把一个瓶盖拧在酒瓶上后放进去,不一会儿便显示了试验结果。工作人员介绍,这项试验是为了确保瓶盖在零下24℃至60℃之间瓶盖依然“安然无恙”,确保酒的品质不受影响。
作为长期与安徽古井贡酒、山西杏花村汾酒等白酒龙头企业合作的瓶盖生产企业,安徽联鹏瓶盖包装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注重技术研发,着力打造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
走进公司生产车间,机械臂、全自动化生产设备随处可见,这些新式设备代替人工,不仅确保产品质量更加上乘,也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一个瓶盖,一般要经过4-16道工序,以前生产一批瓶盖需要30多个人忙活5天,现在只需要6个人干两天。”该公司生产部部长段运东指着车间里随处可见的数字化工厂智慧看板告诉记者,从2023年起,公司全面进入数字化转型阶段,通过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大大提升了生产效能,成效非常明显。
该公司数字化转型围绕生产全流程,涉及生产计划、生产作业、生产监控、质量控制和仓储物流5大核心业务场景展开。通过搭建管理系统,借助数字化工厂智慧看板实现对企业生产全流程的智能监管,让数据抓取更便捷,企业管理更高效。“比如我们的机械臂,以前没有这样的设备,一人只能操作一台老式设备,现在一人可以同时管理5台设备,产能翻了多倍,也大大节省了人力。而且每天机械臂的生产量会自动输送到智慧看板平台,这样就实现了工作量的自动计数。”段运东说。
据统计,通过实施数字化转型,企业年新增营业收入6000万元,人员相对减少40%,人均效率提升15.8%;产品合格率由98.2%提升到99.6%。
这些成绩的背后,则是企业科研投入、设备更新、数字管理系统运用等综合发力的结果。
育新搭台为产业筑基
聚焦“育新”为发展蓄能,聚焦“搭台”为产业筑基。近年来,谯城区坚持强化创新主体培育,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2023年度,全区研发投入在全市率先突破5亿元、达到5.172亿元,总量居全市第1位。明确“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领军企业”梯次培育思路,2024年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335家、同比增长103%,总量增速均居全市第1位;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0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96家、同比增长20%。
围绕全区医药健康、超硬材料等主导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谯城区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江南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在谯城建立离岸研发中心、成果转化中心,开创“研发在域外,转化在谯城”新模式。2023年,首批现代中药安徽省产业创新研究院落户谯城(全省9家,皖北唯一)。2024年,宏信药业等3家企业获批省企业研发中心,省级科创平台达17家、占全市比重45%;振谯花茶大健康产业加速器获批省级众创空间,目前我区拥有国家级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各1家,省级以上众创空间7家、占全市比重39.1%。此外,集“产研创服”为一体的“谯科创谷产业园”正加快建设。
攻关引智为创新提速
聚焦“攻关”为高新添力,聚焦“引智”为创新提速。谯城区鼓励企业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2024年,古井健康科技获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近两年,全区累计获批省、市科技攻关专项4项,争取省市科技项目资金1118万元;其中,协和成药业获批2023年安徽省首批中医药科技攻关重大专项,获省资金支持880万元。德昌药业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024年,全区累计邀请30余家企业、征集技术需求超100条,先后赴上海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开展高校行活动,促成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现代制剂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与九洲方圆制药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围绕中药生产工艺提升开展合作。谯城区还从安徽中医药大学、蚌埠医科大学等高校选任3名专家任安徽省“科技副总”,服务谯城中医药企业创新发展。
近年来,谯城区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在2024年市对县区考核的10项指标中,全区有9项指标排名全市前2位、1项指标排名第3位。此外,全区连续两年上榜“赛迪创新百强区”。
(记者 刘景侠/文 陈显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