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7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亳州晚报

一块传统布 织出“时尚衣”

日期:05-08
字号:
版面:第03版:一路向“新”县区行       上一篇    下一篇

翰联色纺工人展示纺前染色品。 翰联色纺工人正在进行生产。

    轻纺服饰产业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大关,总产值达130.7亿元,同比增长58.8%;户外产业链头部企业伯希和实现年产值32.07亿元、同比增长245.8%;色纺产业链头部企业翰联色纺实现年产值8.62亿元、同比增长203.2%……

    这一串串亮眼的数据,是利辛县2024年交出的答卷。近年来,利辛县通过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轻纺服饰产业转型升级,已悄然从人们印象中的农业大县转变为全省的“纺织新星”,一批科技含量高、增长势头旺的行业头部企业在此扎根、生长、开花。

    从“制造”走向“智造”

    近日,记者走进利辛县的安徽翰联色纺股份有限公司,偌大的生产车间里,数十台大型纺纱设备全天候飞速运转,工作人员却寥寥无几。

    智能化生产线源源不断地吐出色彩缤纷的纱线,线头断了设备自动拼接,一卷卷纱线自动下线,设备终端的显示器上清晰地显示着生产数据:每分钟纺纱550米。

    “这些生产设备是涡流纺纱机,每台价格都在五六百万元,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快的纺纱机器了。”翰联色纺综合部经理侯帅语气里带着骄傲,传统纺纱机每分钟只能出纱15米,而涡流纺纱机每分钟可以出纱500多米,效率提升了30余倍,每吨纱线的生产成本从5000元下降到400元。

    翰联色纺成立于2010年,长期以来,企业生产主要依靠的是传统纺纱机器,效率低、成本高,导致企业发展缓慢。“不是不想换先进设备,而是资金条件不允许。”翰联色纺负责人张毅说。

    转机出现在2023年,随着长三角产业转移加速,利辛县把纺织业作为主导产业加快布局,支持纺织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以新质生产力发展赋能传统产业,推动轻纺服饰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本土纺织企业龙头,翰联色纺的困境颇具代表性,得到了利辛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利辛县经信发展工业投资有限公司以投代引,为企业注资2亿多元,支持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并为企业代建了新厂房,免费更新了电力设备,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2024年,翰联色纺一次性引进24台最先进的涡流纺纱设备,实现年产值8.62亿元、同比增长203.2%,企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设备升级是企业发展的助推器,而技术优势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公司独创了‘纺前染色’工艺,改写了传统纺织业‘先纺纱、后染色’的流程,通过调整三原色丝线的比例,就能调出成百上千种颜色,生产过程不产生废水,且产品不易变色。”张毅说。

    成立之初,翰联色纺并没有核心技术,行业门槛低、竞争激烈,随时面临着被淘汰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积极谋求转型,创新发展思路,加大科研力度,历尽艰辛终于掌握了“纺前染色”工艺。

    目前,翰联色纺已经整理调配出4000余种颜色的“物理配方”,凭借这一“法宝”被工信部评为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并被省工信厅纳入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库。

    翰联色纺现已拥有多项国家专利,主导及参与制定多项国家、行业标准,自主开发并成功量产销售的“粘胶纤维色纺纱、50%羊毛混纺纱、再生涤纶色纺纱”被评为“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人造棉针织纱”产品被评为“安徽省工业精品”,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传统机器到智能化设备,从同质化竞争到掌握核心技术,翰联色纺的发展历程是利辛县轻纺服饰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利辛轻纺服饰产业已有60余年的产业发展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利辛县工信局局长刘付荣说。

    近年来,利辛县以创新为突破口,构建“高校+企业+政府”创新联合体,累计培育轻纺领域高新技术企业2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4家,正在逐步从“制造”走向“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