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7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亳州晚报

“四捐”引蝶变 人居环境焕新颜

日期:04-25
字号:
版面:第05版:专题       上一篇    下一篇

文化墙美如画。

    本报讯 暮春时节,笔者在涡阳县丹城镇红旗村徐店自然村发现,全村道路宽敞整洁、庭院错落有致、绿植郁郁葱葱、村民笑容满面……一幅生态宜居、和美乡村画卷映入眼帘。

    “从前村里柴草乱堆乱放,垃圾随处可见,现在一切都改变了。”该村村民张怀侠在家门口一边打扫卫生一边告诉笔者,如今改水改厕让她家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

    丹城镇党委副书记李博介绍,通过开展村民捐款、捐物、捐工、捐智等“四捐”活动,不仅改善了村庄的人居环境,更凝聚了人心,增强了村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以前总觉得改善环境缺资金、缺人手,现在通过发动村民‘四捐’,难题迎刃而解。这都得感谢乡亲们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的大力支持,相信咱们村的未来会越来越好。”谈及村庄的变化,齐西村党总支书记冯士界感慨地说。

    2024年10月,齐西村委会发出“改善人居环境 建设和美乡村”的倡议后,村民们积极响应。“全村8个村民组,共捐款68万元,仅小秦庄就捐款18.5万元,为环境整治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冯士界介绍,捐款用于村庄道路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及下水道等基础设施建设。

    丹城镇针对道路沿线、主干道、公共区域、农户院落、河道沟渠等重点区域,集中开展“五清一改”行动。此外,该镇还通过整合村“两委”、公益岗、保洁员等多方力量,形成“机械+人力”的整治合力,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强大攻势”。

    丹城镇党委书记张晓明介绍,为切实抓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镇以机制为保障,激发干部队伍活力。成立人居环境督查组,建立“拍照交办—限期整改—回头验收”机制,整改率达98%;观摩评比常态化。每季度开展一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现场观摩会,组织片区交叉观摩,通过观摩促提升,实干见成效,倒逼责任落实。奖惩激励精准化。今年3月份,该镇召开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专题表彰会,对清洁村建设先进村(居)、自筹资金模范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突出村等三个类别的8个村发放奖补资金,以奖代补。

    自2024年以来,丹城镇16个村中,已有11个村、23个自然村参与,累计募集资金283.4万元、价值75.6万元的物资,建成广场20处、村标70处,安装路灯1000余盏,惠及群众3.2万人。在各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丹城镇“四捐”工作取得喜人成果,其中尤以齐东村、齐西村、重兴村、重南村、陈老家村、王阁村等村成效最为显著,赢得了村民的一致称赞。

    今年以来,丹城镇继续抓好“四捐”工作,强化社会监督,实现自筹自建自管,同时抓好清洁村创建扩面工作,目前,全镇已新申报清洁村36个,已启动建设12个,新增群众捐款39万元。积极开展精品示范引领,全面打造齐东村、齐西村、王阁村、陈老家村等东、西示范片区,辐射带动周边村庄连片提升。注重特色,发展各类产业,强化产业融合,将人居环境整治成果转化为“美丽经济”。

    (蒋庆章 马银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