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的政治工作队伍,作为国家政策实施的中坚力量,承担着政策导向、精准执行与基层转化的三重使命。作为政策落地的关键执行主体,政工队伍通过专业化实践将宏观战略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构建起政策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的贯通机制。
一、新时代政工队伍素质建设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它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高度,深刻揭示了意识形态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性、基础性地位。作为党在事业单位中开展意识形态建设的主力军,政工队伍通过构建“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在政治引领、价值传导和组织动员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政工队伍已成为驱动事业单位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一)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要求
基层党组织应当配备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突出的党务工作者。事业单位政工队伍作为党建工作的直接实施者,其理论水平直接影响“三会一课”等制度的实践效能。特别是在意识形态领域风险挑战交织的新形势下,亟须提升政工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制度执行力保障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
(二)适应数字化转型的现实需要
在数字政府建设加速推进的背景下,事业单位的政工工作面临“智慧党建”和“云思政”等新型工作场景。数字化党建平台的推广和应用正在逐步深入,已然成为事业单位政工工作革新的关键驱动力。这要求政工队伍必须具备数据治理、新媒体运营、网络舆情应对等数字化能力,实现传统思政工作方法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三)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客观要求
作为“放管服”改革的关键执行主体,事业单位政工队伍的治理效能直接关系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成效。高素质政工队伍建设通过构建“利益协调—价值引领—动力激活”三位一体的治理机制,既能有效化解机构改革中的结构性矛盾,更能针对性破解“躺平式干部”等新型治理困境。
二、事业单位政工队伍建设现状
全面从严治党与事业单位改革的双重变革背景下,政工队伍建设呈现“结构优化与能力滞后”的辩证特征。各级事业单位通过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政工队伍结构持续优化,但“重业务轻党建、重形式轻实效、重传统轻创新”的“三重三轻”结构性失衡依然突出。在数字赋能方面,尽管大部分事业单位已构建智慧党建数智化治理框架,但平台功能开发不足与传播效能滞后的双重困境显著制约治理效能迭代。当前,随着事业单位改革深化,政工队伍建设正处于转型关键期,亟须在专业化培养、激励机制、数字赋能等方面实现突破,以更好适应新时代事业单位治理现代化的要求。
三、新时代政工队伍建设的实施途径
新时代政工队伍建设需要以系统性思维破解发展难题,重点围绕“精准选才、科学育才、动态管才、高效用才”四大维度,构建“选育管用”全链条培养机制,通过数据化、场景化、制度化的创新实践,探索新时代政工队伍建设的优化路径。
(一)精准选才:构建多维适配的选拔体系
事业单位政工队伍的选拔需要突破单一评价标准,建立“政治品格+专业能力+实践素养”的三维选拔模型,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背景作为基础门槛,同步嵌入组织行为学的岗位匹配度评估维度。针对政工与业务“两张皮”问题,创新“双螺旋”人才结构优化机制,实施“双轨制”复合选拔,建立“双向流动”选拔机制:一方面从技术骨干中选拔政治素养过硬者,另一方面在政工队伍中遴选具有业务潜质者,实现业务与政工人才的动态优化。
(二)科学育才:打造阶梯式赋能培养模式
在培育体系构建方面,需打造“理论筑基+数字赋能+实践淬炼”三维培养模式。创建“政工素养提升”通道,通过递进式培养,提升政工队伍理论转化能力;推进“数字孪生”实训模式,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舆情处置、党建策划等多类场景;创新“双链融合”培养路径,一方面将政工理论嵌入业务实践,开设“党建+业务”融合课程,另一方面推动业务骨干参与思政课题研究,通过系统性交叉培养,锻造政工队伍“懂业务善引领”的复合型能力,培育“通政策精管理”的战略思维。
(三)动态管才:建立全周期成长监测机制
在管理机制创新上,应建立“过程监测+多维评估”的动态管理体系。通过“云平台”可以构建“数字画像”监测系统,整合政工队伍理论学习时长、项目完成度、群众满意度等多项指标,并通过算法生成涵盖“政治素养、专业能力、创新潜力、群众基础”的四维雷达图,实现人才成长轨迹可视化。绩效考核方面,可以借鉴“3:3:4”考核机制,将基础工作(30%)、创新成效(30%)、职工评价(40%)相结合,考核优秀者优先获得晋升机会。激励机制在设计上需注重“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发展激励”协同,三者有机融合,激发内生动力。
(四)高效用才:创新人岗相适的激活机制
在活力激发层面,应构建“动态升降+跨界历练”的立体化用人机制。通过建立常态化轮岗交流制度,实施“熔炉式”跨部门流动计划,推动政工干部在党务、业务、管理等多岗位轮换中拓宽视野、积累复合经验,有效打破专业壁垒与思维定式。同步完善“能者上、庸者下”的动态调整机制,将绩效考核与岗位适配度作为职务调整的核心依据;职业发展维度可创新“双轨并进”晋升体系,设置行政管理与专业技术对等互通的“H型”发展通道,允许人才依据特质在双通道间自由跃迁。
四、结束语
加强政工队伍的素质建设,乃是当前事业单位面临的至关重要之任务。“选育管用”全链条培养机制形成环环相扣的良性循环,这为新时代事业单位打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政工队伍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对提升事业单位治理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