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5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亳州晚报

黄秀菊:用初心点亮乡村路 以担当书写民生情

日期:04-16
字号:
版面:第04版:社会       上一篇    下一篇

    在谯城区颜集镇丁桥村,有这样一位人大代表,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时刻把群众的需求放在心上,她就是黄秀菊。修路、修桥、安装路灯这些看似平凡却关乎民生的实事,成为她履职路上最温暖的注脚。

    丁桥村的交通状况曾经很是糟糕。狭窄的土路在晴天时尘土飞扬,车辆一过,行人纷纷掩面;而到了雨天,道路十分泥泞,一脚下去,鞋子便深陷其中,村民出行极为不便。村里的河流上,有一座年久失修的老桥,桥身斑驳,栏杆摇摇欲坠,每到汛期,河水上涨,村民们过河都提心吊胆。夜晚的村庄更是漆黑一片,没有路灯的照明,村民们只能摸黑行走,意外时有发生。

    面对这样的现状,黄秀菊没有退缩。她深知,这些基础设施的改善,是村民们过上更好生活的基础。于是,她积极走访调研,挨家挨户收集村民们的意见和诉求。在田间地头,总能看到她与村民交谈的身影;在村民家中,她耐心倾听大家对于道路、桥梁和照明的期盼。她用脚步丈量着丁桥村的每一寸土地,用真心记录下村民的心声。

    收集完意见后,黄秀菊便开始了她的奔走之路。她利用人大代表的身份,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撰写提案时,她字斟句酌,详细阐述当地交通和照明的现状,分析问题的严重性和解决的紧迫性,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方案。在一次次的会议上,她据理力争,为家乡的建设争取更多的资源。她的努力没有白费,项目终于获批。

    项目获批只是第一步,黄秀菊深知,工程的质量才是关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她每天都会到施工现场,查看工程进度和质量。她仔细检查每一块铺路的砖石是否铺设平整,每一根桥梁的钢筋是否焊接牢固,每一盏路灯的安装位置是否合理。施工过程中遇到问题,她第一时间与施工方和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她用自己的行动,守护着每一寸道路、每一座桥梁、每一盏路灯的质量。

    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努力,平坦宽阔的水泥路修到了村民家门口,道路两旁安装了崭新的路灯。破旧的老桥也焕然一新,坚固的桥身横跨在河流之上,为村民们提供了安全便捷的通道。每当夜幕降临,路灯亮起,不仅照亮了村民们回家的路,也照亮了他们的心。孩子们在路灯下嬉笑玩耍,老人们在路边悠闲地散步聊天,村庄里充满了温馨与和谐。

    然而,黄秀菊并没有满足于此。她深知基础设施的维护同样重要。于是,她组织村民成立了道路桥梁维护小组,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定期对道路、桥梁和路灯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这些设施能够长期发挥作用。

    这些看似普通的民生工程,却极大地改变了村民们的生活。黄秀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人大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成为村民心中的“贴心人”。

    黄秀菊是谯城区人大代表履职尽责的一个缩影。他们扎根基层,心系群众,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他们用自己的努力,为人民群众谋福祉,为乡村振兴添动力。 (刘景侠 孙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