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曲阜三孔,寻文化之根。
体验手写《论语》,感悟儒家思想。
触摸千年古柏。
小记者参加礼敬先师仪式。
走进尼山圣境,漫步儒学殿堂。
参观七十二贤廊。
4月12日,30余名亳州晚报小记者走进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开展“探访曲阜三孔 畅游尼山圣境”主题研学实践活动。通过沉浸式祭拜先师圣贤孔子,对话先贤智慧,体验儒家文化,诵读儒家经典《大学》《论语》等典籍,观演礼乐盛典,了解非遗技艺,小记者们在行走的课堂中感悟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
小记者们登上尼山朝圣大道,在72米高的孔子铜像前参加“拜师礼”,通过正衣冠、行揖礼、献鲜花等仪式,传承尊师重道传统美德。走进大学堂,小记者们依次参观“仁义礼智信”主题厅、七十二贤廊。在“手读论语”体验区,小记者们身着汉服,用毛笔临摹经典章句,感悟儒家思想。《金声玉振》大型礼乐盛典演出现场,小记者们通过舞蹈、声乐、全息投影等现代技术,了解孔子“由凡入圣”的一生。
在庄严肃穆的孔庙,小记者们跟随讲解员走过杏坛、大成殿等古迹,触摸千年古柏的沧桑纹理。驻足杏坛时,讲解员特别指出,这座纪念孔子讲学的金代建筑,其“勾心斗角”的营造技艺(原指建筑结构精巧,现多喻人际斗争),让小记者们惊叹于古代工匠的智慧。在孔府,小记者们通过“六代含饴”“冷板凳”等趣味故事,了解古代家风家训。步入孔林,小记者们跟随讲解员穿行于苍松翠柏之间,在古木参天、碑碣林立的圣贤长眠之地,开启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三孔景区内,《论语》经典语录随处可见。“以前我觉得《论语》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很难懂,现在我发现孔子就是一位千年前的智慧老爷爷,他通过《论语》告诉了我们学习、生活和做人的道理。”小记者李明禧分享道。
此次曲阜研学之旅,不仅是一次跨越千年的文化寻根,更是一堂沉浸式的传统文化教育课。 (王静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