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3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亳州晚报

清明时节忆丹青

日期:04-08
字号:
版面:第13版:悦读       上一篇    下一篇

    清明时节,翻阅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原总编辑林阳先生所著的《远去的背影:名家艺术小传》,仿佛推开一扇旧时光的艺术之门。徐燕孙、卜孝怀、王叔晖、赵宏本、刘继卣、贺友直、顾炳鑫、林锴等熟悉又陌生的名字,这些影响了新中国美术事业发展的三十五位艺术大家的人生图景在回忆中次第展开。

    书中通过对这些美术名家的人生历程、艺术生涯进行白描式的讲述,温情回顾了与这些父辈级艺术家亲密交往的点滴时光,展现了每位艺术家的经典画作和珍贵历史照片,图文并茂,可读性、趣味性兼具,突出了“尽精微、致广大”的独特艺术美感和历史人文情怀。用毕生心血浇灌出中国现当代美术的繁花,而林阳先生以出版人特有的细腻笔触,将这些散落在时光里的艺术珍珠穿成璀璨的项链。

    全书的第一位人物则是当时被誉为“北徐南张”的徐燕孙,“北徐”说的是他,“南张”则是张大千。徐燕孙从小学习诗词歌赋,打下了深厚的古文基础。喜欢画画的他,后又拜清末首席宫廷画家管念慈为师。徐燕孙弟子王凤年回忆说:“徐师经常出入内府,得以窥视内府所珍藏历代书画精品,使徐师大开眼界。”良好的基础和绘画天赋,让徐燕孙在北京画圈声名鹊起。

    第一篇小传,一上来就讲述了一宗名家“八卦”,这是有关北徐南张的一段过往,张大千初来北京时,名气不大,于非闇便出主意让他挑战徐燕孙。1936年冬,中国画学研究会在北平稷园举办书画展,其中有张大千、于非闇合作的一幅《仕女扑蝶图》,题记中有一句:“若令徐娘见,吹牛两大王。”当时,徐燕孙并未留意,但周肇祥对他说:“这徐娘说的就是你徐燕孙。”徐燕孙这才联想到一起,他很生气用照相机照下此图,找来北平名气很大的蔡礼、梁柱两位律师准备打官司。这正中张大千下怀,他找来了名气更大的律师江庸。这事在圈子里闹得沸沸扬扬,后来在于右任、江庸和他人的调解下,张大千、于非闇、徐燕孙等在中南海芳华楼植秀轩前合影并共进午餐,这才把危机化解。他们二人和好后,重新画了一幅《扑蝶图》,张大千在题跋中说:“即席挥毫,飒飒有声,风度不减六如。”意在夸奖徐燕孙画的仕女堪比唐伯虎。

    20世纪30年代,徐燕孙曾执教于京华美术学校和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他培养了一批画家,在新中国成立后,这批画家在艺术领域大放异彩。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初创的岁月里,他响应中央政府号召,建立一支连环画创作队伍,出版一批健康有益的连环画作品。他率其弟子王叔晖、任率英、卜孝怀等一起搞连环画创作。他的《三打祝家庄》人物众多,栩栩如生,画面感非常强,是徐燕孙连环画的巅峰之作。这套连环画后被收进人民美术出版社的长篇连环画库《水浒》中,成为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经典之作。

    1951年,随着徐燕孙调往人民美术出版社的还有他的弟子卜孝怀。他在连环画创作室承担年画、连环画的创作工作,进而接触到了人民美术出版社的重点出版计划大型连环画《水浒》,一共二十六集,卜孝怀一人就承担了其中十二集,总计约一千五百幅画。

    50年代,卜孝怀家里较为困难,多年劳累,他也患上了眼疾,左眼视力明显衰退,人民美术出版社还为此发过救济金。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当他第一次领到《水浒》的稿酬时,便全部捐给了国家,支援抗美援朝。天性善良、为人坦诚、乐于助人是人们对于卜孝怀的印象,在特殊时期,徐燕孙去世后,大多数人避之而不及,卜孝怀却将家里西屋四间房腾出来,请两位师母住,帮助处于贫困的恩师遗孀。

    还有重画老师徐燕孙《鲁智深》这套的任率英,将《西厢记》画出情感的王叔晖,在《东郭先生》等动物题材连环画中画出灵性的刘继卣,用传统线描技法创作《山乡巨变》的贺友直等,书中这些画家篇幅不长的小传中,凝结的是他们艺术人生中的闪光点。

    这些远去的背影,在林阳先生的文字里重新鲜活起来。故去的人物的身边事,有趣味、有遗憾、有赞美,也有对往昔的感叹。当我们在AI时代,轻易地生成各种画作,当人们对艺术的追求变成人人都可操作的科技行为。那些为了艺术付出一生,追求艺术本真的探索者们,仍旧如清泉一般滋养着我们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