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改治警”综合发力 解决村民用水难题
日期:02-28
日前,亳州市利辛县纪委监委干部对大李集镇沈寨村王腰庄村民就水压低用水不方便问题进行电话回访。“问题解决了,现在用水很方便。”村民高兴地说。
农村供水问题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亳州市纪委监委立足职能职责,聚焦供水问题专项整治,通过“查、改、治、警”综合发力,助力解决村民用水难题。
聚焦问题“查”,深挖根源隐患。市纪委监委通过监督检查、信访举报及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等渠道,深度分析农村供水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监督检查,深挖供水工程重建轻管、供水不稳定等问题背后的责任和制度,精准列出问题清单。
压实责任“改”,强化闭环管理。督促市水利局成立农村供水工程专项督导领导小组,加强对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运行全流程监督。针对发现问题,督促制定整改措施,明确分工,落实整改任务。建立问题整改闭环机制,全市累计整改问题692个,完成77处供水工程维修维护,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推动系统“治”,完善长效机制。坚持查办案件与推动系统治理相结合,坚持系统施治。2024年以来,全市累计围绕农村供水问题立案41人、处理95人,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10份,推动建立完善制度机制53项。健全供水问题反馈和运行管护的长效机制,督促协同落实管理责任,推动供水服务提质增效。
用好资源“警”,强化震慑教育。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注重发挥警示教育作用,用好案件资源,综合运用组织宣读处分决定、典型案例剖析会、旁听庭审、运用忏悔书等多种形式,以身边事教育警示身边人,加强系统内党员干部警示教育。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监督治理效能,推动农村供水问题整治走深走实,持续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亳纪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