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片充满活力与机遇的产业热土,近年来,谯城经开区的企业蓬勃发展,这源于科技创新与营商环境优化的双重效应。
科技赋能助企加快发展
日前,在位于谯城经开区的安徽协和成药业饮片有限公司的饮片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加工着即将出口的订单。公司生产部经理刘远介绍,公司通过引进AI智能色选设备,一台设备可节约4人,生产成本减少10%。
安徽协和成药业饮片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中药提取、中药配方颗粒及中成药研发、生产、销售、进出口贸易于一体的现代化中药企业,产品涵盖中药饮片、中成药制剂、中药提取物及配方颗粒等,畅销国内并远销韩国、美国、英国等众多国家和地区。
“科技创新是安徽协和成药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刘远说,公司积极促进产学研合作,先后搭建了“亳州市中药材进出口检测中心”“安徽省中药饮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科研平台,取得14项省市级科技成果,拥有39项专利,为产品研发和质量提升筑牢了坚实根基。
政府帮扶为企排忧解难
同样,在谯城经开区大放异彩的还有四维能源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该公司专注于能源领域,规划总面积约200亩,一期投运面积33亩,建有一条PACK自动化生产线、一条PACK半自动化生产线、测试中心、系统集成中心、仓储中心等模块,拥有年产5GWh电池储能系统生产能力。
公司总经理陈强介绍,公司从立项到建设再到正式投产,由政府安排专人一路帮扶,速度非常快,仅八个月时间就完成了规划、建设和投产。投产一年来,出货量达到2.2GWh,产值超6个亿。
2024年,谯城经开区在人才与企业服务方面持续发力,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区内高层次人才数量稳步增长,结构不断优化,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达4.21亿元,新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10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3家。同时,积极探索创新平台体系建设,联合推行“研发在域外,转化在谯城”新模式,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离岸研发中心与成果转化中心。另外,搭建“时时不下线”“天天不打烊”为企服务平台,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政企同频共振成果丰硕
据了解,2024年,谯城区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5.17亿元、增长26.7%。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0家,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335家。获批省企业研发中心3家、数字化车间2家、绿色工厂1家。疏风解毒胶囊成为全省首个正式出海的中药专利药。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提升至7.3件、增长5.8%。
2024年,谯城区的园区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先后盘活低效闲置用地15宗、1480亩,出让“标准地”10宗、427亩,新上项目“标准地”供应率100%。置换排水管网7公里,启动望州路10KV电力专线工作。建成运行现代中医药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与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互联互通。协和成中成药及配方颗粒生产线、鹭燕现代中医药产业园等一批项目顺利竣工。“一区六园”经营(销售)收入560亿元、增长10%。
在为企服务方面,2024年,谯城区坚持政企沟通常态化、高效化、便捷化,发布为企服务信息107条,收集解决问题975个、满意率达99.4%。四大班子领导领衔包保走访重点企业,优化“科技贷”“园区贷”“税融通”等融资方式,建立健全用工需求清单,累计为企业协调解决贷款18.2亿元、用工8053人。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桩基先行”“三个一”联合验收等改革举措落地实施。推深做实“免申即享”,兑付资金1.27亿元。新增市场主体3万户。获评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优秀单位。
(记者 刘景侠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