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学院严把三个“关口” 提升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
日期:01-27
高校学生党员队伍是中国共产党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事关高校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直接关系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质量。近年来,亳州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通过严格标准程序、抓实教育培训和创新形式载体等方面,不断提升发展党员工作质效,永葆新时代党组织建设的“源头活水”,为建强基层党组织提供坚强有力支撑。
一、从严从实做好发展学生党员工作
2013年,党中央提出“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工作要求,中央组织部对2012—2021年党员总数和学生党员数据统计显示:在每年发展的党员中,高校学生数量约占总量的三分之一,注重提高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发展党员必须以全面从严治党带动发展党员质量的全面提升,进而实现党员队伍建设质量的全面提升。以亳州学院为例,2018年学院党委按照中组部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等相关规定,并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制定《中共亳州学院委员会发展党员工作实施细则》,严格执行党员发展程序,审查严格、标准统一、步骤严谨,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发展学生党员质量。2018年至2020年间,每年发展学生党员数量140名左右,2021年数量有一定增长,共发展664名,但2022年至2024年以来,每年发展学生党员数量调控至250人左右。调控发展党员数量的同时,严格学生党员发展标准,提升了发展学生党员的质量。
二、抓实培训,提高发展党员的质量
开展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发展对象集中培训常态化,通过专题党课、学习心得分享、书面测试、志愿服务、参观红色基地等方式,帮助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发展对象了解党的基本知识,厘清发展党员工作程序,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其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头脑并指导学习实践。每年党委党校举办两期党员发展对象培训班,各二级院系分党校举办两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2022年以来累计培训4000余人次。
三、创新形式载体,增强教育培训质效
在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上,学校各基层党组织积极创新党员教育培训形式载体,让教育培训更加鲜活有力。一是学生党支部结合日常培养教育,有计划地给入党积极分子分配一定的社会工作,每期培训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到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深入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一线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有效拓展培养教育方式。教育系“春笋筑梦乡村振兴实践团”在中小学开展“青春心向党,推普助振兴”主题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助力乡村推普工作和支教工作;中药学院学生党支部通过开展“中医药文化进社区,健康理念共传承”主题宣传活动,组织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下沉到基层社区一线开展健康义诊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师生党员为民服务初心。二是发展党员工作通过搭建利用新媒体平台更普遍。各基层党组织充分利用“共产党员网”“易班”平台、学习强国等公众号平台,开展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培训教育,不仅有效帮助学生延伸了理论学习、集中党课的传统模式,也为各院系党组织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提供了更为高效、便捷、科学的工作方式和优秀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