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亳州晚报

深耕普惠金融 赋能乡村振兴

日期:01-12
字号:
版面:第11版:向亳州人民报告       上一篇    下一篇

工行亳州分行和国元农保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工商银行总行派员工调研亳州特色农业,创新数字普惠产品。 工商银行亳州分行员工走访脱贫户了解贷款需求。

    在去年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商银行亳州分行深入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做好涉农金融服务支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为有效破解乡村振兴领域“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开展大量工作,实现服务“三维升级”,产品更加贴近地方经济,渠道更加多样,支持更加精准有力,形成全面助力乡村振兴的金融体系,推动金融支持农业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

    坚守为民底色 践行国有大行责任担当

    2014年,利辛县望疃镇汪桥村成为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驻村定点帮扶的重点贫困村。该村实现脱贫后,该行金融服务不脱位,密切关注当地蔬菜种植、养殖产业发展。徐先生是当地村民,文化程度低、缺少技术使他一度成为贫困户,在当地政府的帮扶下,他掌握了肉牛养殖技术,于2015年实现脱贫。

    2024年初,该行了解到徐先生两个孩子尚小,虽已脱贫,日子却总是过得紧紧巴巴。徐先生对肉牛养殖已小有经验,但只是在家中小规模养殖5头肉牛,如果能扩大生产,有能力从脱贫迈向致富。客户经理许震远带着这个想法找到了徐先生,没想到徐先生早有此意,一笔5万元脱贫小额贷款很快发放到徐先生手中。“感谢政府、感谢银行,这几头牛能养起来,今年我就没啥心事了。”徐先生说。

    该行始终突出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金融发展的正确方向,以实际行动践行金融政治性人民性底色,发挥国有大行在支持乡村振兴、加快转型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2024年12月末,涉农贷款余额突破70亿元大关,较年初增长20.29亿元,增幅达37%。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25.63亿元,较年初增长9.37亿元,增速达57%。利辛县各项贷款余额32.44亿元,利辛县扶贫小额信贷户数14户,较年初增长10户。

    发展数字普惠 涉农信贷产品更加“贴心”

    家住大杨镇的刘先生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也称得上是菌菇种植专家。几年前,他花了一笔不小的费用学习食用菌种植技术。善于钻研的他,在所学基础上尝试改良羊肚菌种植技术,实验结果十分满意。于是准备着手建设一批温室大棚,打算在羊肚菌种植上大干一把。

    此前刘先生已将一套住宅抵押贷款,还借用了朋友十多万元,菌菇种植原材料资金仍然存在缺口。这时,他了解到了工商银行种植e贷产品,并获得了70万元信用贷款支持,今年刘先生的羊肚菌喜获丰收。

    种植e贷是该行服务农业种植小微客群的专属融资产品,能根据借款人种植规模、作物品种等数据核定授信额度。无论是种植主粮作物、蔬菜瓜果,还是白芍、白术、丹参等特色中药材,产品都能按照种植成本投入需要,为农户提供信用贷款。截至2024年12月末,种植e贷余额2.03亿元,服务415户农业经营主体。

    围绕数字化转型发展,该行进行了一系列数字普惠产品探索,目的是提升产品易用性,高效解决人民群众融资痛点。践行“精准、流畅、聪明”的发展理念,信贷业务从申贷办理到放款使用,贷款办理时间缩短至1~3天,“数据授信”应用越来越普遍,信用贷款可获得性越来越高,产品用户体验也越来越好。该行积极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位置,为种粮大户开通“种植e贷”办理绿色通道,创新“粮食贸易贷”支持粮食贸易健康发展。支持“肉羊扩量”“黄牛振兴”“生猪延链”“家禽提标”等项目实施,在全省系统内率先试点“肉牛养殖贷”、“养殖e贷”产品,为养殖经营主体量身定做,其中“养殖e贷”贷款期限根据养殖周期期限最长可至5年,灵活满足借款人经营特点。2024年末,养殖e贷余额实现3750万元,较年初增幅153%。

    该行存在乡镇没有网点布设、人力资源不足的现实问题,导致金融服务难以触及乡镇群众,是制约该行发展的重大因素。为此该行广泛发动网点党员、团员、青年员工,全辖共组建21支普惠金融先锋队,营造全员营销的浓厚氛围,深入乡村送金融服务上门,充实乡村金融服务力量,开展深度联动和营销拓展主题活动。通过整合产品资源服务,提升产品营销渗透率。举办“百亿助农、贷动振兴”“兴农万里行”“工银普惠行”专项活动,以评优评先激发参与热情,考核奖励激励服务提升。

    积极与外部机构合作促成服务向外延伸。加强与农业保险公司的战略合作,用好农业保险渠道优势、数据优势、人员优势,开展“银保直通,普惠兴农”“银保携手,共绘新篇”活动,落实双方客户互推互荐的战略合作模式,补足农村市场服务短板;强化银政合作,确保全市79个乡镇对接全覆盖;积极运用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加强服务,联合农业龙头企业,面向产业链上游,组织上游农户开展对接活动,服务指向性更加精准。2024年以来全辖下乡服务1684次,对接3466户乡村客户,通过活动对乡村市场了解更加深入,乡村信贷投放显著增长。

    解决农户“急愁难盼”

    做人情味更浓的金融服务

    2024年夏季亳州多地连续降雨,多处农田出现内涝,谯城区十八里镇种植中药材白术的谭先生正是连续降雨的受害者。谭先生种植白术已有十余年经验,近几年由于白术价格持续上涨,在2022年他主动承包土地150余亩,决定扩大白术种植规模,白术长势颇好。但面对当年连续多日的暴雨,白术种植地块大面积积水,经过几番思考,为防止白术浸泡后腐烂,谭先生忍痛止损,不得不冒雨组织人员挖出白术,减少经济损失。

    此次灾害谭先生经济损失严重,修整水道、恢复生产中都需要资金,而且在工行的20万元贷款面临还款困难的局面。“能不能让我缓个几个月还钱?我把剩的白术卖了。”谭先生向客户经理石旭晨解释道。在了解谭先生生产自救方案后,石旭晨果断向他介绍并办理了无还本续贷业务,缓解了谭先生资金紧张的局面。获得了续贷支持的谭先生虽然缩小了白术种植规模,但面对未来他仍然信心满满。

    2024年以来,该行为辖内因自然灾害影响存在还款困难或资金需求的24户农户,提供了1522万元的无还本续贷支持。主动让利群众,累放贷款融资成本持续下降,今年以来普惠型涉农贷款利率下降22个BP。

    下一步,工行亳州分行将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持续优化服务,全力提升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可得性和满意度,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詹鑫 李芬 文/图)

    金融服务进村乡村信贷投放显著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