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锦文 曾莹莹 文/图
“药不到亳州不齐,药不过亳州不灵”,中医药行业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在康美中药城里,我市广大药商在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同时,也在发扬敢闯敢拼的创新精神,用诚信经营的实际行动推动着中医药事业发展。
凭着良心卖药材
“我们摊位主要销售的是桃仁、杏仁,有需要的可以看看,我来给您介绍介绍。”1月7日,在康美会展中心药材销售区,药商王妍向来来往往的客商介绍着自家摊位的产品。
和顾客商量好价格后,王妍熟练地按照顾客所需称重、打包,然后将整理好的药材交给顾客。“别看我刚做药商才几个月的时间,可是我接触中药材已经几十年了呢。”王妍乐呵呵地说道,父母就是做中药材生意的,自己从小在药香中长大,对很多中药材的习性和用途都十分了解。
王妍介绍,父母都是白手起家做药材,打拼的时候十分繁忙,自己的童年与别的小朋友相比显得更加独立,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只要有空都会尽量帮父母挑拣药材、晒药、理货,以减轻家人的负担。这样的生活虽然缺少了许多童年乐趣,却让她学会许多生存技巧,也让她了解了更多的中药材。因此半年前,当父母询问她,是否愿意尝试着一起卖药时,她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
“自己独立销售药材,跟想象中的很不一样,想要把药材销售出去,除了要了解药材外,还要学会怎样跟顾客沟通,拓展更多的销售渠道。”王妍说,为了更好地销售药材,她除了延续老一辈收摊子的老方法外,还和丈夫一起尝试在网上销售,线上线下齐发力。
对于自家的货源,王妍表示绝对可以放心。目前王妍的父亲长期驻扎在桃仁和山桃仁主产地内蒙古,承包了一个药材加工厂,在当地收购好药材后,直接在加工厂加工后再通过物流寄回来,确保药材质量可靠放心。
虽然现在家里的生意越来越好,但王妍一家的要求从未放松过,严把质量关、服务好顾客仍是她和家人经商的首要原则。她说,中药材是用来治病救人的,自己踏实,才能让顾客踏实。
马振东:
不该挣的钱绝对不挣
见到马振东时,他正忙着向客户介绍产品。朴素的穿着,憨厚的笑容,是马振东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
马振东的摊位主营菟丝子、车前子等子类药材,这些药材有补益肝肾、增强免疫力、抗炎等功效,用途很广销量一直不错。为了确保药材质量,马振东会定期到药材产地挑选货源,从源头上把控药材质量。
马振东加入药商行列已经有20多年的时间,他的父亲和爷爷也是一名药商,经营中药材不仅成就了祖孙三代的事业,更是一家人牵扯不断的情感。
“从我决定要做药商起,家里的老人就经常跟我说,是咱的钱咱挣,不是咱的一分都不能要,做人、做生意都要有原则。”马振东说,在做药商几十年的时间里,遇到过顾客多付款、客人预订的药材突然涨价等各种问题,但无论什么时候,他都坚持维护顾客的利益,绝不贪顾客的小便宜。
对于如何在药商众多的中药材交易市场拥有自己的立足之地,马振东的答案是“诚信经营,以诚待人”。他说,在父亲和爷爷经营时,交易方式和物流没有那么方便,很多顾客前来选购时都比较谨慎,会多次考察后才少量购买一些样品,一些药商会因对方购买的少,接待时没有那么热情。但是他的父亲和爷爷无论对方怎样挑剔,购买的多少与否,都会认真招待,因此留下了许多老顾客,这些老顾客从最初的几十斤,到现在的几吨、几十吨,交易量越来越大,感情也越来越好。
“现在,大家都把诚信看成经商之本,没人再掺假或者以次充好。”马振东说,现在的药材市场已经从拼价格变成了拼质量拼服务,作为亳州药商的一员,他会传承父辈诚信经营的精神,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给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留下好印象。
张彬:
用诚信赢得口碑
在康美中药城会展中心熙攘的交易区,张彬正站在自家摊位前忙碌着。
“我们家在中药材行业扎根几十年了,一直专注于‘生地’的销售。”他向记者介绍,“生地作为一味备受青睐的补气血中药材,在市场上始终保持着较高的需求量。”
张彬是一名退役军人,曾在深圳闯荡打拼,投身于手机配件生意领域。婚后,出于对家乡的眷恋以及家庭责任的担当,他毅然回到亳州,追随父亲的脚步,踏入了中药材经营的行列。
“我父亲是村里第一个做生地生意的人,当年在一位河南战友的牵线搭桥下,开启了这条创业之路。父亲凭借着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跑通了销售渠道后,村里的乡亲们纷纷效仿。”张彬家住亳州高新区第六管理区史庄,他自豪地指着周围忙碌的摊位说道,如今这交易大厅里的十几个经营生地的摊位,都是他们村的人在经营。
在张彬看来,中药材生意的核心要义在于“货真价实”。为了确保生地的品质,他坚持到产地收购,从源头把关,而在张彬的经营理念中,诚信经营更是重中之重。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诚信是生意的根基,只有让客户有钱赚,实现双赢,合作才能长久。”
曾经,一位客户向他订购了20吨生地,然而,货物刚发出不久,市场上药材价格便出现了下跌。客户心急如焚,提出退货的请求。张彬没有丝毫犹豫,立即按照原价将货款如数退还。这一次,虽然张彬承受了不小的经济损失,但他这种以客户利益为先、坚守诚信的举动,深深地打动了客户。此后,这位客户成了他的忠实合作伙伴。
张彬说,他会继续诚信经营,用真诚的服务赢得客户的口碑。
常世杰:
从源头保证品质
在康美中药城会展中心,34岁的常世杰用心经营着一家摊位,专注于蝉蜕生意。蝉蜕也叫蝉衣,是蝉羽化时脱落的衣壳。中医认为具有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还有息风止痉的作用,其主要产地在河南、山东等地,因产地、大小不同,价格也存在差异。
常世杰并非一开始就专注于蝉蜕经营,此前他也曾涉足栀子、蝎子等其他中药材领域,但因蝉蜕不仅市场需求稳定,价格也相对平稳,于是决定专注销售这一种中药材。
为了确保每一份蝉蜕的质量,常世杰坚持亲自前往产地收购。“产地直收能让我亲眼看到产品品质,这样心里才踏实,才能保证送到客户手中的每一批蝉蜕都是上乘之选。”常世杰说。
在湖北的深山里,他遭遇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波折。那次,他在当地看了对方提供的蝉蜕样品,让他十分满意,满心欢喜地准备拉货。可当真正面对货物时,却发现现实与样品相差甚远。原本标准的10斤/包的蝉蜕,竟被装成了13斤/包,而且里面掺杂了大量的泥土杂质,完全达不到他的收购标准。
当他坚决表示拒收时,对方立刻变了脸色,态度强硬起来,甚至威胁他多少都得买点,否则别想轻易从山里离开。面对这样的困境,常世杰没有丝毫退缩,他深知诚信经营的底线绝不能破。在山里僵持了数日,他始终坚守原则,最终,对方无奈妥协,将他放行。
“在中药材经营的道路上,唯有秉持诚信,才能走得稳、走得远,即便遭遇艰难险阻,也不能动摇对品质和诚信的追求。”常世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