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谯城区全面建立村(居)民议事协商机制,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村(居)事务,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
“多亏社区协调,这么快就解决了下水道堵塞问题,难闻的气味消失了,大家心情都好了!”日前,谯城区薛阁街道药都社区火车站家属院居民石磊看着通畅的下水道,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群众事无小事,事事连民心。一周前,药都社区火车站家属院居民石磊反映,他居住的小区基础设施陈旧老化,地下排污管网沉积大量污垢,造成管道排水不畅,经常污水横流,给居民们日常生活造成了不便和困扰。
药都社区了解到情况后,主动邀请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组织居民代表召开下水道提升改造协商会,最后一致决定联系专业人员,对小区下水管道进行清淤疏通。
药都社区通过召开协商议事会议,进一步促进了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更好地解决了民生问题,满足居民生活需求。
经过施工,下水道终于恢复了畅通,附近的地面也被清洗干净,困扰居民的“堵心事”从源头上得到了解决。
“现在没有难闻的气味了,下水也通畅了,居民们很满意。”火车站家属院居民李进良满心欢喜地说道。
“疏通下水道虽然是一件小事,可居民的‘小事’就是社区‘大事’。”药都社区党委书记方远介绍,今年以来,该社区紧盯群众急难愁盼,主动邀请居民参与议事会,深入了解居民诉求,解决群众身边操心事、烦心事,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家园。
谯城区以村(居)民小组(自然村、小区、网格)为议事单位,成立议事协商委员会。采取个人自荐与党组织推荐方式,注重从“两代表一委员”、五老乡贤、业主委员会中择优推荐议事协商委员会成员。全区共成立村(居)民议事协商委员会3139个,吸纳成员23281人。
同时,谯城区不断健全议事机制,规范议事内容。制定“村16条、社区16条议事协商事项目录清单”,确保议题选择精准务实、科学得当。拓宽内容渠道。线上通过“一网共治”问题处置平台、“民声呼应·接诉即办”小程序、村(居)民微信群等渠道,线下开展“暖心走访”,常态化收集村情民意。突出议事质量。议事会成员围绕议题提前深入调查研究,摸清政策规定和实际情况,了解利益相关方的诉求和建议,邀请农村各类人才和法律顾问等参与重大事项商议表决。
为了提高议事效能,村(社区)在3天内召开“两委”会议研究议事协商结果,提出办理落实的初步意见,并按照规范流程组织实施。对超越镇村职权的问题,依法分类、梯次推进、提级办理,直至解决到位。事项办理后,邀请群众进行满意度测评,激发群众说事、议事的积极性。
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区共开展议事协商7134场次,办结问题7927件,办结率95%,满意率98.5%。谯城区以“议事会”为纽带,把实事、好事、暖心事办到群众心坎上,进一步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记者 刘景侠 通讯员 陈五志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