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亳州晚报

生活用品竟变身“医疗器械”上架销售

日期:12-12
字号:
版面:第06版:民生       上一篇    下一篇

执法人员对药房销售的一类医疗器械进行检查。

    本报讯 12月10日,市市场监管局开展一类医疗器械专项检查,以维护我市一类医疗器械的经营秩序,保障群众用械安全。

    当日上午,执法人员首先来到市区利辛路一家药房,对货架上正在销售的医用退热凝胶、眼药水、导光凝胶等产品进行检查,检查发现几款实际产品与备案产品名称不一致,现场要求药房负责人将几款产品立即下架。

    随后执法人员又来到市区永康路一家药房,检查该药房是否存在将非消费者自行使用的医疗器械直接销售给消费者、经营说明书标签不符合规定的医疗器械等不规范行为。检查发现货架上的一款护手霜也存在实际产品与包装的产品不一致的问题。

    “这款产品标识上的名称是皮肤保护剂,是一类医疗器械。但是实际上这个产品是维生素E膏,不属于医疗器械,不能当成医疗器械销售。”执法人员要求经营者将该产品立即下架。

    执法人员介绍,如今走进药店,经常会发现货架上明明是洗发水、沐浴露、洗衣液等产品,可仔细观察却发现商家标注的标识却是 “导光凝胶”“清洗液”等名称,商家还宣称是医用级别的洗衣液。还有一些常见的生活用品,产品上却印着“医疗器械备案编号”“医疗器械生产备案编号”,而且标示的备案产品名称字体小、颜色淡,不易引起注意。这些产品容易误导消费者,扰乱市场秩序。

    此次医疗器械专项检查覆盖了全市范围内的一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和经营企业。在生产环节,重点检查备案产品的生产质量、生产地址与备案材料的一致性、是否未经备案从事医疗器械生产、是否生产未经备案的医疗器械等违法违规行为。在经营环节,则以医用退热凝胶、导光凝胶、穴位压力刺激器具、清洗液、牙科洁治器等产品为重点,检查了企业是否存在销售擅自改变添加产品名称、扩大适用范围、包装成医疗器械的生活用品,将非消费者自行使用的医疗器械直接销售给消费者、经营说明书标签不符合规定的医疗器械,尤其是标示的产品名称、规格型号、预期用途(适用范围、使用人群)、使用方法等与经注册或者备案的相关内容不一致,或含有虚假、误导性的内容等不规范行为。

    “截至目前,我们已对数百家一类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和经营企业进行了检查,发现了将生活用品包装成一类医疗器械进行销售等突出问题。” 市市场监管局医疗器械监管科科长张培培介绍,目前已经要求企业及时进行了整改,下架并停售相关产品,并对部分经营企业进行了相应的行政处罚。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医疗器械时,一定要选择正规渠道和合格产品,以保障自身健康和安全,发现医疗器械有质量问题或发现有造假、超过有效期使用医疗器械等行为,可及时拨打12315或12345电话投诉举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记者 李锦文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