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屋顶是公共部位,上面的瓦片砸伤了人,让我自己买单,我肯定不认。”近日,家住涡阳县城涡河西路的市民张先生拨打本报热线电话0558——5603456,反映最近遇到的烦心事。
3月28日下午,记者来到涡河西路,只见道路两边分布着三四层高的联排仿古建筑,独特的建筑风格让人眼前一亮。记者了解到,这些建筑一楼为商铺,二层及以上为住宅,分别住着不同的家庭。
“房屋建成于1998年左右,我就是当时买的房子,已经在这里住了20多年。”一位居民告诉记者,屋顶四周采用“飞檐”造型,上面贴有仿古弧形瓦片。因位于老城区核心区域,涡河西路商铺林立,行人川流不息,很是热闹。
不过,张先生表示,由于年久失修,再加上当时的建筑工艺比较落后,最近几年经常有瓦片脱落。两年前左右,有人在涡河西路上的一家早点部吃饭,不幸被脱落的瓦片砸到额头,流了不少血。附近商户向记者证实了这件事。
“屋顶瓦片就像悬在大家头上的一把剑,随时都会掉下去,没想到自己也会遇到这样的事。”张先生说,他家住在涡河西路7栋306室,刚好是建筑顶层位置。3月23日,该楼栋的一名小女孩路过一楼的公共通道时,被屋顶瓦片砸伤。
“值得庆幸的是,小女孩伤势并不重,医药费只花了200多块钱。”张先生说,让他不能接受的是,社区让他支付这笔医药费,并自费维修屋顶。“我虽然住在顶层,但屋顶是整栋楼业主共有的,不是我自己家的,让我来买单,这并不公平,我肯定不愿意。”
记者在涡河西路7栋一楼的公共通道出入口处看到,通道上方安装了一道崭新的防护网。“我们这栋楼共有8户居民。伤人事件发生后,每户出了19块钱,集资安装了这道防护网。”家住4楼的居民姬先生说,他家也位于顶楼,现在非常担心瓦片脱落。
记者来到该楼栋屋顶,发现不少瓦片已经脱落。在屋顶另一侧,斜坡形的屋顶已经发生明显塌陷,瓦片松散地附着在上面,遇到大雨或者暴雪,很容易滑落下去。“我去年反映过这个安全隐患,但一直没有解决。”张先生表示。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有的顶楼居民出于安全考虑,自发清除屋顶上的瓦片,但更多的顶楼居民还未行动。能否动用公共维修基金进行维修呢?“我们小区没有缴纳公共维修基金,房子交房20多年了,开发商也不会出钱。”张先生说。
一边是无时不在的安全隐患,一边是维修费用没有着落,现在最担心的人除了一楼商户和行人,还有就是像张先生这样的顶楼住户。“真不知道该咋办了?天天生活在提心吊胆中,真担心出了大事。”张先生焦虑地说。
安徽重信众合律师事务所于腾飞律师表示,如果瓦片脱落位置为公共部位,那么一旦发生侵权或者维修费用,应有全体业主根据不同情况共同承担责任。考虑到有些小区没有物业或者业委会,社区应积极发挥作用,帮助协调解决费用分摊等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以免再次发生伤人事情。(记者 李鹏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