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亳州晚报

数字化治欠守护农民工“钱袋子”

日期:03-14
字号:
版面:第04版:重点       上一篇    下一篇

市人社局举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满薪满益”线上办理平台签约仪式,现场展示平台功能。 一位农民工展示“满薪满益”微信小程序。(资料图片)

    实现劳动关系数字化监管

    (上接01版)

    为解决这一问题,人社部门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着手打造“满薪满益”和谐劳动关系品牌,通过搭建平台,全面推行电子合同,解决合同代签问题;推行以社会保障卡作为农民工工资卡,解决班组长控卡问题。

    据了解,在为农民工提供工资查询服务的同时,小程序还设置了投诉举报和惩罚公开两大版块,如果农民工遇到讨薪问题时,可及时通过小程序投诉举报,相关部门将在后台实时看到农民工投诉举报线索,并迅速展开调查处理,此举打通了帮农民工讨薪的快速通道。对于克扣农民工工资的企业,小程序上将予以公开,并拉入“黑名单”。

    截至目前,“满薪满益”小程序已注册农民工2.49万人,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民工工资跨行发放,全市工资专户和分账管理落实比例达95.8%,农民工工资保证金落实比例达97.8%,从源头上加速破解“治欠难”。

    “借助平台,农民工通过小程序就能与用人单位直接签订电子合同、确认工资标准、确认出工量(计件量)、确认当月应发实发工资、查询考勤和工资支付情况。这样一来,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可大大推动欠薪源头治理工作。” 市劳动保障监察综合执法支队支队长刘士信说。

    我市“满薪满益”服务平台共有两个端口,小程序是面向农民工的服务窗口,还有一个端口则是后台监管窗口。市、县(区)治欠办相关成员单位可通过这个窗口进行预警管理、保证金管理、项目管理、合同查询等,同时还可以实时查看农民工举报投诉、信用档案记录、“黑名单”管理等。2月29日,我市“满薪满益”服务平台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线上监管服务功能。此举通过推动实现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缴存、审核、使用、返还全流程线上操作,是创优营商环境的具体举措。

    据介绍,“满薪满益”服务平台通过跨业务汇集劳动监察、调解仲裁、社会保险等人社系统数据,以及跨部门汇集住建、税务、市场监管、招投标、司法、供水供电等7家单位和10家银行相关数据,并与多个省级平台如“安徽省智慧监管平台”“住建项目监管系统”等互联互通,实时获取全领域数据,为劳动关系治理决策提供依据。以解决工程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为切口,在监测预警模型中设置34条预警参数,依据不同情况,平台自动提示红橙黄三级隐患预警,实现了人社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对全市在建工程项目工资支付的数字化监管。

    该平台拓展了非工程建设领域企业用工实时监测,实现了劳动关系状况实时查询。依托领取社保待遇和惠民政策补助资格认证“无感互认”改革建立的网格,通过设立地理信息关键字,平台将用人单位自动分配到相应网格中。网格负责人实时进行用人单位信息采集,任何区域、载体的用人单位数、就业人数、待遇情况、群体性劳资纠纷隐患情况、和谐指数测评情况、行业分布情况等都可以同步呈现和更新。通过平台可查询任意一个用人单位、网格、区域和行业当前劳动关系状况和历史信息。

    此外,平台对汇集数据进行解构、聚合、统计,自动抓取企业一个月内职工减少数量、职工投诉次数等影响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数据,达到警戒值时,平台自动发出预警并推送至网格负责人、劳动监察机构负责人,以便及时排查化解。

    “满薪满益”服务平台,实现了以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为切口,将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监督和调处全过程纳入数字化轨道,着力解决劳动关系领域的一类问题。

    更多人社服务 将装进“满薪满益”

    2023年3月,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将“满薪满益”和谐劳动关系品牌创建列为全市改革突破点。2024年1月,市政府工作报告将加强“满薪满益”服务平台应用列为2024年全市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任务。“满薪满益”服务平台将以问题为导向,全面梳理企业和劳动者的需求,逐步推进劳动关系全部业务在线办理,并探索推动招工用工、技能提升、人才服务、社会保险等其他涉企人社服务事项的个性化在线办理。

    下一步,平台将开设“我要找工作”“我要招工”窗口,点击后可一键直达我市“三公里”就业圈信息平台。目前,我市“三公里”就业圈信息平台已登记用人单位1.56万家,发布岗位3.28万个,注册18.94万人,促进就业1.16万人。“满薪满益”和“三公里”就业圈平台的有效嫁接,也将开启更多灵活就业人员的新生活。

    “通过这个平台,既能关注以往的普通劳动群体,还能保护新就业形态群体的合法权益。”市人社局局长陈长安告诉记者,目前,亳州市劳动关系全过程、全覆盖、全领域数字化运行的“满薪满益”综合服务平台只能称得上是初步建成,接下来,平台将不断增强新功能,通过对劳动关系的全过程数字化管理,逐步完成对全市用人单位、劳动者的信息采集、实时更新,解决我市产业工人维权问题。

    我市将依托该平台,推动劳动用工实名登记、劳动合同线上签订、劳动权益实时监测,以数字化赋能新业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形成劳动保障相关违法违规信息实时收集、及时上报、快速办理、反馈结案的工作闭环,打通劳动者权益保障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记者 刘景侠 通讯员 宫伟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