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冯思楷(北塘小学603班)
指导老师:余莉
金色的阳光洒在我书桌上,桌上那本《爱的教育》被镀上金光,我靠在椅子上,仰面望向那闪耀的太阳,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著名作家埃蒙多·德·亚米契斯的闻名之作,运用简洁、自然的日记体写法,主人公恩里科以真挚、火热的笔触,写下了自己一学年里的校内外经历,内容由恩里科的日记、家人给他的信以及“每月例话”构成,洋溢着师生、父母、儿女、同学等各类人间之爱。
书中每个小故事都呈现不同的爱,这些内容反映了意大利人民质朴、友爱的品德,同时还宣扬了博爱谅解的精神,在书中,千人千面,家境、出生、人品皆不一样,但都有着强大爱的力量。
对父母深深的孝心和执念。每月例话《六千英里寻母》:那可怜的孩子,为寻在外的母亲,从意大利热那亚穿越南美洲辗转六千英里为寻母,遇到了多少好心人,又遇到多少无情的嘲讽、谩骂,经历多少挫折,丢钱、胃病、饥渴、受伤,他只是一个十三岁的孩子啊!那个医生说:“救活你母亲的,就是你!”这样的勇气是我远远所不及的,母亲的爱在我的心中视作理所当然,总把妈妈的付出当作日常里最寻常的底色,未曾细想每一份关怀背后藏着的心意。想起我还经常与她拌嘴,真是愧疚不已,若是发生在我身上,我会有如此坚定的信念吗?我反复问自己,《六千英里寻母》像一面镜子,映射出了我自己,让我懂得太多了。
对教育的信念与执着。《女先生之死》:那是恩里科二年级时的先生,先生像爱自己子女一般爱着学生,她病了很久,如果能休息养病,应该可以再多活几个月吧,可是她总不肯丢下学生去养病,星期六晚上,她说她自己将不能再见学生了,于是亲自去诀别、告诫学生,一一与他们亲吻。不久就去世了,如此爱护学生的先生就这么离世了,让我深有感触,哪一个老师不是如此呢?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真心教诲我们,就像是金色的阳光闪耀,照亮着我们。自然,我们所有老师的教诲,我都铭记于心里了。他们的良苦用心,不管走到哪儿,都烙在我心底了。
文章借一个个故事让爱的光辉照进读者内心,流露的真挚情感令人动容,引导我们生活中珍视爱、践行爱。所谓“爱的教育”,就是要用心去感受,体会不同人对你那份藏在心底的爱呀!难道不正是如此吗?
最后一抹余晖铺在我桌上,我打了一个哈欠,闭上眼,迎接那柔和的风拂过时带来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