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大江晚报

小车棚,“充”出安全幸福感!

日期:09-29
字号:
版面:第A06版:世相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 “以前电动车乱停乱放,找不到充电的地方,现在扫码就能充电,又方便又安全。”近日,面对新建成的300平方米非机动车棚,家住弋江嘉园二期的王先生竖起了大拇指。这个由洪桥社区党委牵头打造的“小工程”,办到了居民心坎上,也成为弋江区马塘街道“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又一鲜活样本。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弋江嘉园二期是典型的安置小区。过去,“飞线”如蛛网,楼道当车棚用,隐患重重。洪桥社区党委通过多轮次的“网格议事会”,把党员、居民、物业、业委会请到一起,现场“把脉”需求。同时,对小区内的空闲地块、电力设施等进行了全面排查,实地踏勘选址,最终敲定“新建集中充电棚”方案。

民有所盼,我有所为。马塘新镇小区已交付15年,基础设施较差。元山社区党委在“红色下午茶”议事会中,全面搜集居民建议,按“防雨防晒、通风防火、美观融入”的标准一体化设计非机动车棚。同时,引入智能充电桩,扫码充电、自动断电、实时监测,安全等级“满格”。施工过程中,社区邀请网格党员、居民代表等担任“民间监理”,每日打卡晒进度,如期建成。

民有所评,我有所获。今年9月,蓝湾半岛小区40处非机动车棚先行启用,小区“飞线”清零、楼道畅通,很多居民自发当起“义务管护员”,维护公共环境。大家由衷地感叹,小车棚托起了大安全。

小小车棚,不仅破解“充电难”,更为安置小区增添了幸福感。据统计,2005年截至目前,马塘街道采取“财政奖一点、街道筹一点、企业让一点”的方式,共有50处智能化非机动车棚在安置小区陆续落成使用。马塘街道党工委书记张军表示,接下来,街道将继续以“问需于民、实干惠民”为导向,让居民需求“浮上来”、党员智慧“聚起来”、社会资源“融进来”,把更多“关键小事”办成“暖心大事”,让幸福在居民家门口持续升级。

芮娟 梁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