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锐
我读报刊一般是不太认真的。那种“一张报纸看个够,征婚启事都不漏”的读报经历,一次都没有过。严格而论,我不是读报刊,而是翻报刊,且是有目的地翻阅。
我从事业余写作二十多年,主要投稿去向就是报纸和刊物。稿件刊登后给我惠寄样刊的报纸不多,这就需要自己去寻找“样刊”。过去翻阅样刊主要是去报亭,这里的报纸、杂志汇聚,在看似“随意”的翻看中,如果见到自己的名字,自然很高兴地买下来,如果翻遍所有可能发表拙作的报刊寻不到一丝惊喜,也得选一张较便宜的报纸买下,否则报亭老板一定会吐槽出这样的情绪:我这又不是阅览室,乱翻什么啊!现在报亭没有了,我只能利用休息日,骑上自行车,到市图书馆或各区的图书馆阅览室去寻找,看到有自己名字的刊物后,便愉快地拿出手机翻拍下来,留作纪念,回家后再欣赏和仔细地斟酌。
报纸翻多了,渐渐养成了习惯。有时因公事到别的单位,一走进人家的办公室,不喝茶水,不落座,只将眼睛盯着墙边的报架。倘若报架上只放着一些平常报纸也就罢了,如果有我心目中的好报,手就发痒,立刻取下来翻翻。
作为一个喜欢写稿的爱好者,我觉得除了对文字的热爱和勤奋的动笔,还必须了解报刊的办报定位,特别是每家报纸所独有的文学副刊版面特点。为此,早在几年前我就办理了本市、区几家图书馆的报刊阅览证,每逢节假日,都要花半天或一天时间,过过翻报刊的瘾。这时候,我翻报刊是很认真的,“重点”就放在报刊版面和栏目设置上,并记在随身带的小本子上。
古人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样有目的地翻报刊,能让我在短时间内了解到大量我所需要的信息。处有涯而至无涯,给我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