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大江晚报

月全食小记

日期:09-13
字号:
版面:第A12版:镜湖星月       上一篇    下一篇

刘志坚

年过花甲,本以为淡定从容了,可得知九月八日凌晨有月全食的消息时,我还是怅然若失。

在我六十多年的生涯里,最早的月食印象,是六岁那年的夏末。当时,暑热未退,晚饭后,祖父母带我在小院里乘凉。我躺在凉席上,望着天上的一轮满月出神。忽然,那轮满月先是左下角缺了一小块,像是被谁咬了一口的圆饼。

我指给祖母看,她和祖父瞬间都紧张了起来。“天狗吃月亮了!”祖父笃定地说完,转身回屋,取来洗脸用的铜盆,顺手抄起一截木棍敲击起来,“当当当”的响声,听来有些慌张。紧接着,街上响起敲锣的“咣咣”声,左邻右舍也响起敲击铁盆、铁桶乃至盛菜用的搪瓷盘子的声响。热闹归热闹,但一种莫名的凄惶让我大哭起来。祖母把我搂在怀里:“别怕,敲响器是吓唬天狗的,它一害怕,就把月亮吐出来了……”可我还是眼睁睁地看着月亮被天狗一点点吞下,只留下血红色的光晕挂在天际。

困意袭来的我,没有等到天狗吐出月亮就睡着了。那晚,我梦见天狗把月亮嚼碎了,从此再也看不到月亮了。我哭着醒来,祖母赶紧安慰我:“你睡着的时候,月亮就回来了,不信你今天晚上再瞧。”于是,我盼着天黑,直到那轮明月再次升起,我才释怀。

后来,我明白了月食形成的原理,但大一那年,还是禁不住自然奇观的诱惑,特意全程目睹了一次月全食。记得那是元旦后的一个寒冷的夜晚,我和几个舍友爬到宿舍楼顶,带着望远镜和相机,静静地恭候着,全然不顾寒风吹彻。

初亏时分,月轮左下缘开始出现细微缺口,舍友东哥像没见过世面一样发出惊呼,家境殷实的老灿则举起相机一通狂拍。随后,大家轮流透过望远镜,观看环形山的轮廓一点点被地球的影子遮蔽、吞没,月亮从银盘变成弯弓,再到食甚时只剩一圈暗红的光晕,悬在星星陡然明亮的墨色天空……我不由自主屏住了呼吸,心也有了些微的悸动。四周安静下来,可以听见彼此的心跳。

不知等了多久,月亮边缘透出了微光,“复明”的过程像慢镜头,银辉一点点融化了阴影,那光越来越盛,终于冲破了黑暗,一轮如濯如洗的新月再次悬于中天。大家雀跃着鼓掌欢呼,仿佛见证了宇宙的重生。

今又月食,我已无力熬夜观赏,但我知道一定有很多人,像彼时年轻的我一样陪伴着月亮的亏盈。媒体、自媒体、朋友圈充塞直击的文字、图片、视频乃至全程直播。待到天亮后浏览翻阅,足慰我心。

我怅然已消,只有满心的平和——月食不过是光影的舞蹈,就像人生中的明暗交替。月亮永远挂在那个地方,照着人间,照着一代又一代的守望者,圆了又缺,缺了又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