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班式”带孙 达成共识方能“同频”
日期:09-13
□记者 彭璐
工作忙碌生活压力大,很多“80后”“90后”难以付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养育孩子,这就需要求助于老人。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家庭采取了双方老人轮流带孙子的方式。这种“值班式”带孙子,虽然解决了眼前的难题,但新的问题又随之而来:两个家庭的育儿理念不尽相同,有时会让孩子无所适从。那么,该如何扬长避短,让“三代共赢”成为大家关心的话题。
现 象 “值班式”带孙子有利也有弊
家有5岁女儿的“90后”妈妈张悦,结束产假后重返职场,无法全时段陪伴孩子,她就是双方老人轮流帮着带。“现在孩子上幼儿园中班,早饭、中饭都在幼儿园吃,放学后由奶奶或外婆接回去吃晚饭,我下班后再接回家中。这样,双方老人不至于太辛苦,也能有自己的生活空间,而我们也能安心工作。”谈及由老人带孩子,她表示,双方老人都很尊重和支持他们年轻人的育儿理念,从不娇惯溺爱孩子。最重要的是,老人心态平和、有耐心。相比年轻父母来说,老人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对孩子各个阶段的身体情况也比较熟悉,可以及时应对突发问题。“让他们轮流带孩子,我们觉得很放心。”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由于性格爱好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双方老人有时会有不同的意见,原本和谐的家庭反而因为如何带孩子变得紧张起来。市民老李对此很有感触。
“孙子一满月,我们就和亲家商量好了,两家轮着照顾三个月,这样既有休息的时间,也能享受含饴弄孙的乐趣,有时候还能约上三五老友出去旅行一次。”提起这个安排,一开始老李十分满意,还到处推荐给身边的朋友,让大家一起实行。
“刚开始孙子年纪小,我们用我们的方法教,亲家就用亲家的方法教,也没什么问题,大家带孩子带得都挺开心。”老李说,随着孩子越长越大,问题慢慢显现出来。“我们带了三个月,好不容易给孙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我和老伴规定孩子自己吃饭、看动画片每天不超过半小时、早睡早起……”老李说,为了让孙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他和老伴费了不少劲儿,但是一换到亲家“上岗”,孙子这些好习惯就全无影无踪了。
对 策
双方达成共识做到目标一致
那么,双方老人轮流照顾孩子,要注意什么问题?
心理咨询师汤兴林认为,首先,双方老人要达成共识。比如,要把孩子教育成什么样的人,对孩子有什么要求。双方要共同探讨,明确这些目标,平时就按这个目标来。像对孩子吃饭、睡觉、玩的要求,教育启蒙的要求都要一致。不能你按你的想法来,我按我的标准来。
其次,老人与孩子父母的步调一致。她特别强调,孩子的父母也要尽力、勇于承担孩子的抚养责任,即便是需要双方老人帮忙照顾,也不要完全做个“甩手掌柜”,而是要在工作之余尽量多陪伴孩子。多注意孩子在习惯和性格上出现的毛病,发现问题要尽早解决。而老人对孩子父母的教育方式、不良习惯矫正、学习要求等不要干预,要尊重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教育,最忌意见分歧,要制定共同的教育目标,并且按照这个目标执行。不能看到孩子不愿意了,就无原则地迁就孩子。即使觉得对方采用的方法不太妥当,也应该等孩子不在的时候跟对方沟通,否则对孩子的成长极其不利。
最后,有问题要及时沟通。当发现孩子出现不好的行为时,要及时与对方沟通,共同面对,共同纠正。如果觉得有的话不好直接说,也可以通过孩子的父母进行沟通。千万不要等问题变得十分严重了才引起重视,然后互相埋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