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大江晚报

芜湖开展9月蚊媒监测 蚊媒活跃度有所下降

日期:09-05
字号:
版面:第A03版:关注       上一篇    下一篇

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蚊媒监测

本报讯 9月4日上午,芜湖市9月蚊媒监测行动开始。芜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急传科工作人员整装出发,奔赴繁昌区铁门村与海螺花园两个监测点,展开系统、细致的监测。

芜湖每年的蚊密度监测时间为4月至11月,每月开展一次,监测对象包括成蚊和蚊子幼虫。监测成蚊,关键要“钓鱼”。在铁门村一片开阔空地上,一顶白色双层叠帐被迅速搭起。一名年轻监测员作为“人体诱饵”暴露双腿弯腰进入内帐,静坐30分钟。帐外,同事手持捕蚊器严阵以待。“又一只白纹伊蚊!”“来了,来了,抓到了!”每当有蚊虫试图闯入帐内叮咬,她便迅速出手捕捉。

与此同时,在居民楼背阴角落,第二组人员正在抓紧布置BG-trap诱蚊装置。该设备通过模拟人体呼吸和体味,高效吸引并捕获蚊虫。“这是我们近年采用的新技术,既安全又高效。”急传科专家仝飞一边调整参数一边介绍道。队员们安置设备后,仅需等待半小时即可有所收获。这两项数据,都可反映区域内的蚊虫密度。

监测蚊子幼虫,也有一套操作体系,主打一个翻坛倒罐。另一支疾控队伍穿梭于铁门村、海螺花园的楼宇之间,仔细检查院落和公共区域的每一个角落:花盆底托、废弃轮胎、闲置水桶、排水沟渠……特别是在铁门村,由于养殖家禽比较多,所以像禽畜食盆这类容器也是排查重点。平均每百户居民家中能找到孑孓(蚊子幼虫)的积水容器数量,将作为“布雷图”指数反映蚊密度。

“阿姨,您看这个咸菜罐子上积水虽然不多,但还是会有蚊子在里头,要及时倒掉。”现场,监测人员不顾闷热一边用小手电筒仔细观察其中的幼虫,一边向居民耐心讲解,并现场示范,“闲置的容器要倒过来,不然就加盖。日出前和傍晚出门时最好穿浅色长袖衣服,必要时可以在裤脚喷洒驱蚊剂。”海螺花园居民张女士忍不住称赞道,“最近多雨,多亏他们的宣传,我知道天气一晴,要立马清理积水,不给蚊子繁殖空间”。

仝飞表示:“蚊媒监测不仅是简单的数据采集,更是科学防控与公众教育相结合的过程。我们通过边检查、边清理、边宣传的方式,让防蚊意识真正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他补充道,本次监测获得的数据将进行综合分析,为精准蚊媒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时近正午,阳光强烈,监测工作仍在继续。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与居民们配合的姿态,共同构筑起坚实的“防蚊网”。据悉,此次繁昌区监测的布雷图指数较8月下旬有所下降,风险趋势向好。常规监测本月还将持续开展,守护市民的健康生活。

记者 程茜 实习生 钱琰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