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青春守护人”工作室:为烈士画像助力跨时空“团聚”
日期:09-03
用画笔描绘烈士画像;用AI技术让英烈精神焕发新生机;创作红色绘本传播英雄事迹……近年来,安徽师范大学的美术生们一届接着一届,实现烈士家属与烈士的跨时空“团聚”,让红色精神赓续不断。
“‘为烈士画像’志愿服务项目是安徽师范大学成立的圆梦烈士家属、助力红色基因传承的志愿服务项目。”项目负责人王伟介绍,为深入学习英烈精神,在“感动中国”2007年度人物孟祥斌遗孀叶庆华的牵线下,志愿者用手中画笔还原烈士形象,再现英雄故事。
“2021年底,我们第一次接到‘为烈士画像’的需求。说实话,当时心里是没底的,既不知道有多少同学愿意参加,也不知道能不能让烈士家属满意。”王伟说,接到叶庆华的邀请电话后,他在学院微信群里发布了“招募令”。没想到有100多名学生报名,他从中遴选出6名学生作为首批志愿者。这次活动,6名学生共完成4幅烈士画像,绘制过程被王伟拍摄下来发到网上后,引发广泛关注。
之后,王伟决定和叶庆华以及志愿者们一起将这件事一直做下去。从筹备启动到被广为传颂,“为烈士画像”志愿服务已经开展快4年了,从名称到形式都有了变化。2023年10月,为了给志愿者们一个家,学校专门成立“红色青春守护人”工作室,由王伟担任负责人,并在创客中心腾出一间画室。
现如今,团队从最初的6名志愿者发展到400多人的大团队,志愿服务形式早已不局限于还原烈士容颜。志愿者们走进烈士陵园,为烈士墓碑添色补漆;开展美育教育,教孩子们用画笔描绘英雄形象;走进革命老区,绘制英烈故事墙绘,赋予老房子新的生机……截至目前,已帮助400多名烈士重现容颜“回家”团圆。团队先后获得2022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等多项荣誉,涌现出全国优秀青年志愿者王伟、安徽省优秀毕业生赵有为等一批先进典型。
记者 汤荣汛 文 许诚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