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大江晚报

“光明和希望在哪里,我就坚定跟随到哪里”

日期:09-03
字号:
版面:第T03版:特刊       上一篇    下一篇

95岁的老兵朱旭伟精神矍铄,回忆起峥嵘岁月,思绪清晰,话语里充满历史细节的鲜活与生动。

1930年,朱旭伟出生于无为宝山乡的一个村庄。据《芜湖通史》一书记载,1940年7月日军侵占无为城及沿天河一线的重镇襄安、蜀山、泉塘、黄姑闸等处。日军入侵后,采取了野蛮的掠夺政策,在被其侵犯的地方,进行疯狂的烧杀掳掠。

朱旭伟回忆,那时,无为开城方向驻扎着新四军,离他所在的村庄很近,村里有人去当了新四军。因所处的村庄位于三角地区,远远能望到其他地界的情况。“到了夜晚,开城根据地这边,灯火通明,好不热闹。”朱旭伟说,但望向敌人驻扎的地界时,就没了灯火,陷入一片死寂和黑暗。“为什么这边这么热闹,那边却这么凄惨?”一颗信仰的种子默默地在心中埋下——“光明和希望在哪里,我就坚定跟随到哪里”。

大约在1943年,一位新四军排长来到村子看到颇为机灵的朱旭伟,便交给他一个送信的任务。“要送信过去的那个村子我很熟悉,当时成功完成了任务,后来,我才知道这是排长在考验我。”1944年秋收时节,14岁的朱旭伟成为新四军第七师的一名小战士。“白天是警卫连,晚上换身衣服,就是游击队,去攻打敌占区。”

时间很快来到1945年,那年入夏,朱旭伟生了一场病,在师部医院治疗,愈后出院时,没想到突然间胜利的消息传来。“当时听到外面群众一片欢呼,‘日本鬼子投降喽’,还有人放起爆竹……”无数生命换来的胜利曙光,说到这历史性的一刻,朱旭伟语调高昂,内心依然沸腾。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没过多久,朱旭伟所在部队便接到“北上”的命令。

在胶东一带的一场战役中,部队向敌方发起冲锋。“我们正往敌人的工事上面冲,突然感觉膀子重重甩了一下,我一看胳膊,骨头翘老高的,血就混着泥巴和水流了下来,当时还不知道腿也受伤了。”说到这次战斗,朱旭伟激动难抑,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在强烈的求生意志下,身负重伤的朱旭伟不知哪来的一股劲,从一人多高的壕沟里,爬到了平地上。“小朱负伤了!”听到救护人员这么一喊,朱旭伟就再也撑不住,应声倒下。

这次战斗中,因右手重伤,不能再使用武器,之后朱旭伟便主要待在后方,边养伤边学习文化课。整个军旅生涯,他跟随部队南征北战,先后参与了莱芜、孟良崮等关键战役。枪林弹雨中,朱旭伟毫不退缩,冲锋在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旭伟响应号召投身地方建设,在10余个岗位上默默耕耘。如今,年过九旬的他依旧保持着自律俭朴的作风。

记者 康丽 文 陆婷婷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