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大江晚报》读者任新民先生告诉记者,他的父亲、103岁的抗战老战士任义已收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老人家非常感动,“党和政府,还有部队一直记着我,我一辈子都要跟党走”。9月1日,记者在当地社区工作人员胡可带领下走进这位抗战老战士的家,了解他的革命故事。
下定决心追随共产党参加革命
任义家住镜湖区荷塘社区团结新村,是一个老小区,虽然陈设简朴,但是收拾得很整洁。103岁高龄的任义看起来精神还不错。任新民有事不能来,便让妹妹任霞云来充当“翻译”,老人家听力有些弱了。
1922年,任义出生于安徽省天长县东门城外的一户贫苦家庭,13岁时因生活困难而辍学,在地主家做帮工。在苦难的生活中,任义从邻居口中第一次听说了“共产党”便非常向往,也在心里埋下追随共产党的种子。
1942年,正值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听说天长县小河口王桥镇有共产党领导的部队,向往革命的任义便独自赶去找到了驻扎在那里的新四军。任义诉说了自己的心声,在经过严格审查后,党组织正式接收他参加革命工作,并让他担任物资保管员。1944-1946年,任义先后担任江苏省扬州市秦王货管局南茶、黄珏桥地区货管稽征所所长,负责开展货管稽征工作。为了保障八路军、新四军战斗需要,任义和战友们在游击区与敌占区的中间地带开展武装游击稽查收税。任义对当时的情况记得很清楚,“为了节约资金,我们就在老百姓家门外草堆边或桥洞里睡觉,我们是共产党的部队,坚决不打扰老百姓”。
做好征税工作为战斗提供保障
任义介绍,随着新四军日益壮大,敌后抗日民主政权巩固,加之与各方敌对势力战斗消耗,根据地亟需大量物资钱粮,以确保日常运作。征税过程中,危险常常不期而至,身边的战友有人牺牲在敌人的枪弹或折磨之下。
1943年,与任义熟识的天长县秦楠镇货管所所长施保朝同志,前一天还在与他们开会,第二天在夜间收税时便被日本兵抓住活活折磨致死。“日寇将其带至扬州,遭狼狗撕咬,并以石灰粉黑布套罩头游街,惨无人道!”回忆此,任义仍感悲痛。
任义在工作中也屡屡遭遇危险,有一次,他与4名同志在扬州西郊雷当桥征税时,突然碰到一支30多人的日本巡逻队。眼看敌人越来越近,大家都十分紧张,就在此时,一批进城卖菜的农民车队经过,任义急中生智,紧急安排同志们混入车队中,才脱离了险境。
1945年4月11日,任义被批准为中共正式党员。在当时,入党都是秘密进行的,不仅党员之间互不知道,也没有党员证。直至1948年5月,任义在华东野战军十二师三十六团机枪连担任工作组长兼政治指导员时,才获得“临时党员证”。
为渡江战役筹集、修复船只44条
抗战胜利后,任义继续全心全意为解放事业作贡献。1947年,任义在中共中央华东局工作,为了支持解放战争,他将全部财产——一枚金戒指、一块银圆、3700元华中币全部捐献给党。
1949年1月21日合肥解放后,任义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兵团首长命令,于1949年2月10日前往安徽巢湖地区的塘西、周坎两地船舶管理所担任政治指导员。安徽巢湖地区塘西、周坎两地船舶管理所当时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兵团和巢湖船舶管理处。主要任务是为我军渡江解放芜湖、南京等地组织、筹集船只。当时的塘西和周坎地区也是刚刚建立起人民政权,土匪和国民党残兵经常趁着夜色骚扰,加上国民党特务的破坏,给船只筹集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
船舶管理所共为渡江部队筹集、修复大小船只44条。1949年4月10日,任义接到第九兵团下达的命令,要求立即趁夜将44条渡江船只秘密运输到长江边。任义得知裕溪口多条河道可能已被敌人投放水雷。为确保船只安全,船舶管理所迅速组织全体船工和当地老百姓,将44条渡江船只全部拖上堤岸,在堤岸地面浇上水,让路面变得光滑便于推船。任义他们一边浇水一边顺着堤岸滑行船只,劳动强度很大。最终,大家按时将全部船只安全运抵长江边,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兵团渡江部队。
1949年4月24日,芜湖解放,任义跟随部队船只渡过长江来到芜湖。当年,任义作为军管会成员参与了芜湖新政府的组建工作。那年,他才27岁。
1950年6月,任义转业到地方工作,兢兢业业参与芜湖建设。晚年岁月,任义继续热情配合社区等单位,做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人民也从来没有忘记任义的奉献,社区每年都会组织群众代表上门慰问他,就在不久前,荷塘社区还上门为老人庆生。
记者 吴敏 实习生 欧文传 文
记者 许诚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