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大江晚报

通草纸上的“小荷塘”

日期:08-27
字号:
版面:第B02版:小记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小记者:李伊琳(育红小学302班)指导老师:何娟

通草画是有着几百年历史的中国非遗技艺,以通草茎髓切片为材,色调明亮鲜艳,最绝的是能“以假乱真”,不过这精巧的手艺,做起来可相当费事。

这个月,我参加了暑期非遗美学探索之旅——制作通草画的活动,几次课程下来,竟亲手拼出了一个小小的“荷塘”,太有成就感啦!

课上,老师先给我们讲述了通草纸的小知识——它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每节课的任务不同,这节课的任务是剪花瓣、粘花形,还要做片小荷叶。我剪出好多花瓣,一部分一片压着一片粘成盛开的荷花,另一部分挑了三片攒成花骨朵;接着又剪了片小通草纸,慢慢卷出卷曲的边缘,做成一片小小的卷边荷叶。光这些就忙了一整节课,手都有些酸了。

第三次课,轮到剪花茎和水草。花茎要用粗点的通草纸卷成圆棍,粘牢接头;水草则是把通草纸剪成细细的长条。我卷花茎时总卷不直,练了好几次才做出两根像样的,水草剪得倒还算顺利,细细得像真的在水里漂。

第四次课就是最期待的拼装啦!老师帮我把盛开的荷花、花骨朵分别固定在花茎上,又把之前做的小卷荷叶也粘在旁边。最惊喜的是,老师拿出一片大大的荷叶递给我:“加上这片,你的小池塘就更完整啦。”我小心地把大荷叶粘在底部,再摆上剪好的水草,一瞬间,桌上就有了盛开的荷花、饱满的花骨朵,还有大小荷叶和漂着的水草,活脱脱一个热闹的小池塘!

现在这盆通草小池塘摆在书桌上,每次看到都觉得神奇。一片普通的通草纸,要经过剪、卷、粘这么多步骤,才能变得这么逼真。这几次课让我明白,通草画“以假乱真”的背后,是一步一步的耐心付出,而非遗手艺的魅力,就藏在这认真对待的每一个细节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