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攀谈套近乎后入室行窃 “踩点”入室盗窃案判了
日期:08-22
本报讯 原本以为是寻常的攀谈,没想到竟是“踩点”盗窃的序曲。“踩点”后,窃贼利用曾是木匠的熟练手法,卸下老人家中的木门实施盗窃。近日,繁昌区法院审结一起手法特殊的入户盗窃案。
2025年3月下旬,午后的繁昌区某镇江边渡口,是候船的平静时光。年过六旬的陈某遇到了同村的老人魏某,便主动上前攀谈。闲聊中,陈某不仅了解到魏某的家庭情况,更“精准”地知晓了其家庭住址。待魏某离开渡口后,陈某并未上船,而是心怀不轨地步行径直前往魏某家中。
在魏某家门前,陈某凭借多年的木匠经验,“轻车熟路”地将魏某家老式栓开转轴木门的左侧木门整个卸了下来。悄无声息地进入屋内后,在魏某卧室将床头柜内存放的近600元现金悉数盗走。得手后,他还不忘“细心”地将门重新安装复原,企图掩盖罪行,随后逃离现场。
魏某发现失窃后,遂报案。一个月后,陈某被警方抓获。归案后,陈某如实供述了全部罪行,并于当日赔偿了被害人魏某全部款项,获得了书面谅解。
繁昌区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陈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入户盗窃他人财物,其行为已构成盗窃罪。鉴于其归案后能如实供述罪行,系坦白、自愿认罪认罚,并积极赔偿被害人全部损失、获得谅解,依法和酌情均可从宽处理。法院综合考虑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及社会危害程度,依法判处被告人陈某拘役3个月,缓刑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000元。
邻里乡亲,本应守望相助。然而,此案中的被告人却利用攀谈获取的信息和自身的专业技能,干起了违法勾当。本案承办法官提醒大家,提高防范意识,勿轻信“熟人”,即使与相识的人聊天,也要注意保护家庭住址、财物存放等隐私信息,警惕别有用心之人借机“踩点”。 顾娅 沙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