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大江晚报

人醒≠酒醒 开车须警惕“隔夜酒”

日期:08-22
字号:
版面:第A07版:法治       上一篇    下一篇

“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是人人皆知的常识,但还有一种情况往往被驾驶人忽略,那就是“隔夜酒”。有些驾驶人认为喝完酒睡一觉第二天就可以开车上路了,实则不然,因为睡醒不等于酒醒。昨日,芜湖公安交管部门再次郑重提醒广大驾驶人一定要警惕“隔夜酒”。

“隔夜酒”有多厉害?一男子饮酒24小时后仍被查出酒驾。日前,湾沚交管大队在辖区芜湖南路开展酒驾醉驾专项整治,在对驾驶人潘某进行呼气式酒精检测时,其体内酒精含量为44mg/100ml,涉嫌酒驾。面对检测结果,潘某却坚称自己当日并未饮酒,表示“只在前一天晚上饮酒,已经过去24小时”,并对检测结果提出异议,要求血液检测。后经抽血检测,其血液中酒精含量为38.1mg/100ml,确属酒驾。民警进一步调查还发现,潘某的驾驶证此前已因交通违法行为被记21分,目前处于扣留状态,且驾驶证已超过有效期。随后,交警依法对潘某的多项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作出合并处罚。

关于“隔夜酒”你究竟知道多少呢?芜湖交管部门表示“隔夜酒”是指驾驶人在前一天喝酒,休息一段时间或一个晚上后,以为酒精已经代谢完毕,就驾车出行,但实际情况是“人醒了,酒没醒”的状态。酒精在人体内代谢速度取决于个体差异及酒精摄入量,一般情况下,饮酒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酒精在人体内会逐渐吸收、分解,血液中酒精含量也会逐渐降低。关于对“隔夜酒”的误区,重点不在于喝酒后是否“隔夜”,而是以血液酒精浓度专业检测结果为标准。只要体内酒精含量超标,不论距饮酒的时间过去多久,此时驾驶机动车仍属于酒驾(醉驾)。酒精在人体内代谢的速度根据每个人的体质和酒精摄入量不同会有所差别,因此不能一概而论。如果驾驶人有饮酒,一定要根据自己的饮酒量、时间做出判断。如果驾驶人在当天要驾车出行,或者近期有用车的需要,建议在前一天不要喝酒,并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芜湖交管部门提醒:酒精在人体内代谢需要时间,根据酒的种类和酒精含量的不同代谢时间也不相同,每个人的体质也会影响酒精代谢速度,驾驶人需警惕“隔夜酒”。 记者 胡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