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无为市一个经济拮据的七口之家迎来了3份沉甸甸的喜悦——陈国忠、吴常群夫妇的三胞胎儿子陈青山、陈金山、陈宝山,在今年7月均收到了本科录取通知书。8月18日,记者走访了解到,面对3人不菲的学费和家庭的重担,当地工会组织及时伸出援手,为这个虽然困难却不放弃梦想的家庭提供帮助。
作为家中顶梁柱的陈国忠,在无为一家企业工作,月均收入约5000元。妻子吴常群因需要全职照料年迈多病的公公陈昌松,无法外出工作,没有收入来源。78岁的陈昌松老人双目失明,身患胃癌和胆结石,今年7月刚做完胆结石手术,术后需长期服药与诊疗。
这个七口之家的经济压力还来自4个正在求学的子女。长女陈淑惠目前是川北医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大二学生,每年学费等支出约6000元。今年高考,陈家的三胞胎儿子更是同时金榜题名:陈青山被天津师范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录取,陈金山被湖南理工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录取,陈宝山被蚌埠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录取。初步估算,三兄弟新学年的学杂费合计就需要约26000元。4个子女的教育开支叠加老人的医疗费用,让夫妻二人捉襟见肘。让他们家还心有余悸的是2024年8月,陈淑惠突发横纹肌溶解症,治疗花了6000余元。吴常群说:“虽然给家里造成了不小的经济压力,好在孩子康复了,我这几个孩子都非常懂事。”
“初中的时候,我们就明白自己与别人家庭的不同了。”陈青山告诉记者。面对生活的重担,陈家的孩子们格外懂事,深知读书是唯一的出路。三胞胎兄弟的学习自觉性很高,经常取得优异的名次。他们每天上晚自习直至23点,回到家后还会挑灯夜读至深夜。尽管不在同一个班级,但兄弟三人互相鼓励,共同进步。因为家庭条件限制,他们三人与爷爷陈昌松长期共用一个房间,在紧张的高中学习之余,还会主动分担照顾失明爷爷的责任。
录取结果出来后,全家都陷入喜悦的气氛中。大儿子陈青山表示自己本科毕业后还打算继续读研深造。二儿子陈金山目标也很明确,希望通过学习数学与应用数学,未来向人工智能领域发展。小儿子陈宝山被蚌埠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录取,立志在医学上有所作为,因为爷爷的健康状况对他触动很深。
陈家面临的困境和孩子们自强不息的精神,得到了当地政府和所在社区邻里的关注。无为市总工会在了解到陈家的情况后,迅速行动,帮助长女陈淑惠在无为市总工会找到了一个勤工俭学的岗位,月收入约3000元,大大缓解了她新学期的生活费压力。目前,该家庭正在申报工会帮扶救助,拟审核通过后纳入帮扶档案进行持续救助。此外,工会决定在新学期开学前,为3位新入学的大学生每人送上500元慰问品,并贴心地为他们准备了3个新行李箱,助他们踏上求学征程。
对于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三兄弟充满期待也心怀感恩。陈青山表示:“非常感谢工会、社区和所有帮助过我们的人。上大学后,我一定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争取考研深造,不辜负大家的期望。”陈金山和陈宝山也表达了相似的决心,希望在大学里打好基础,朝着考研的目标迈进。
父亲陈国忠告诉记者:“家里条件不好,亏欠孩子们很多。三个孩子都没有手机和电脑,也没条件找辅导老师,遇到需要查询资料时,他们只能用妈妈的手机。看到他们这么争气,考上了大学,还有这么多人帮助我们,心里踏实多了。希望他们好好读书,将来有能力了回报社会。”吴常群说:“听说还有一些帮扶政策能争取,我今天下午准备到社区了解申报。”
一个困难家庭,三个孪生兄弟,同时考上本科院校,这是孩子们自强不息、用知识改变命运的生动写照,同时也是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工会组织精准帮扶、邻里社会守望相助的温暖缩影。社会各界的关爱之手,正合力为这些寒门学子铺就一条通往更广阔未来的坚实道路。
记者 吴敏 实习生 欧文传 文
记者 许诚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