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大江晚报

夏瘦冬肥与冬瘦夏肥

日期:08-16
字号:
版面:第A12版:镜湖星月       上一篇    下一篇

尹成荣

世间万物的生长与变化,往往与时节更迭有着奇妙的呼应,单是“肥瘦”二字,在人与植物及大自然上便呈现出截然相反的时令规律,细究之下颇有意味。

于人类而言,夏瘦冬肥是普遍的生理规律。盛夏时节,烈日当空,暑气蒸腾,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脾胃功能减弱。多数人开始“苦夏”,食欲不振,三餐简素,体内能量消耗多于摄入,体态自然消瘦些,行动也添了几分轻盈。

而在寒冬时节,寒风凛冽,寒气入骨,为抵御低温严寒,身体就会本能地催生食欲,餐桌上的饭菜也愈发丰盛,蒸、煮、炖轮番登场,大鱼大肉,肥腻厚重,都是为了囤积热量以维持体温。加之户外活动减少,能量消耗锐减,脂肪便在不知不觉间堆积,体重增加变得肥胖,这便是人们常说的“冬藏”带来的体态变化。

而植物的“肥瘦”之道,却与人类恰好相反,呈现出“夏肥冬瘦”的景象。夏日里,阳光充沛,雨水丰盈,大地被滋养得生机勃勃。各种草木生长繁茂,舒展枝叶,叶片肥厚油亮,在山川林地间织就一片浓荫绿盖;就连藤蔓也拼命地依附在树枝上攀爬,用繁茂的枝叶遮蔽出一片清凉。整个自然界都显得饱满丰腴,仿佛每一寸土地都在向外洋溢着强大的生命力。

待寒冬降临,气温骤降,万物收敛,树叶凋零,植物都卸下了夏日繁茂的盛装,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在寒风中挺立,摇曳,显得疏朗而瘦削;那些草本植物枯萎倒伏,只留残株在雪地里勾勒出萧瑟的轮廓。再看大自然中的水域,也遵循着相似的规律:夏季降水量剧增,江河湖海水量充盈,水面宽阔饱满,颇有“水满充盈”的壮阔;冬季降水骤减,水位回落,河床显现,便有了“水瘦山寒”的清寂,唯有在大旱之年,夏季的水域才会显出几分枯槁。

这种对立又和谐的自然现象,让“肥瘦”二字超越了单纯的形态描述,成为描绘时令特征的生动注脚。本用于形容人与动物体态的词汇,竟能精准贴合植物与大自然的季节变化,足见汉字的灵动与精妙。这也在启示我们,生活中的诸多细节都暗藏玄机,唯有留心观察,细心感悟,才能从寻常事物中发现不寻常的规律,让笔下的文字也沾染上自然的灵气与生活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