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教育部公布第二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名单,芜湖一中教育集团芜湖荟萃中学、芜湖市北塘小学、南陵县籍山镇第三完全小学顺利入选。三校入选,既是对芜湖科学教育成效的充分肯定,也展示了我市在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上的扎实探索。
芜湖荟萃中学是安徽省信息学培训“金牌学校”。2024年,200余名学子在各级信息学竞赛中获奖。近五年揽获市级奖92项、省级奖79项、国家级奖27项,多位学子站上国际赛事领奖台。学校高度重视科创社团活动。33个学生社团里,9个科技类社团格外“吸睛”;8个市级校本课程研究项目持续产出成果,学校获评市首届中小学社团建设示范校。学校连续多年寒暑假举办信息学、科创类公益夏令营,与奇瑞联合开展的科技创新实践营,让片区孩子共享科技教育资源。
北塘小学拥有芜湖市最早的小学校内标本馆。学校用“多元整合”的思路,把科学课上成了孩子们最期待的课程。校园里的科学场景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崇德百草园里,孩子们亲手栽种、观察植物生长,把科学课本里的知识变成鲜活体验;标本馆里,100多种哺乳动物、鸟类、昆虫、植物等标本陈列其中。每年科技节特色纷呈,“机器人编程”“乐高搭建”“无人机竞速”等社团里,近800名学生沉浸式体验科学乐趣。
作为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特色活动单位,籍山镇第三完全小学从三年级的机器人拼装,到四五年级的创意编程,再到五六年级的机器人竞赛,构建阶梯式培养体系。2016年至今,学生们已拿下23项国家级科创奖项、62项省级奖项。化学家夏令营、科普大篷车进校园、全国科普日活动等让校园处处有科学。学校现为南陵县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正辐射带动全县学生“玩转科技”。
三所学校的入选,是芜湖科学教育深耕多年的缩影。2024年,弋江区入选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芜湖市第一中学、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入选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截至目前,全市已形成“一区六校”的科学教育实验格局。未来,这些实验区与实验校将作为“种子”,持续放大辐射效应,推动全市青少年科学素养再上新台阶。 记者 奚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