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大江晚报

用音乐与运动为他们打开一扇门

日期:08-11
字号:
版面:第A05版:世相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 8月8日下午,由芜湖市残疾人联合会主办、市孤独症协会与市精神协会亲友团承办的“芜湖市孤独症儿童及‘心’青年音乐运动干预第二届公益训练营”结营汇报在市职工服务中心一楼大会议室举行。数十名孤独症儿童及“心”青年登台,用节奏与动作向社会展示三周来的成长蜕变。

训练营自7月启动至8月6日结束,设置“奥尔夫音乐+体态瑜伽棍棒”双课程模块,探索“音乐+运动+语言+心理”多学科融合干预新路径。安徽工程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张辉、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团委书记段传钦带领高校志愿团队全程参与。张辉介绍,每周6天训练,他把读高一的女儿也带进志愿者队伍,“经过训练,孤独症孩子们的肩颈僵硬得到缓解,肩关节灵活性增加,目光接触时间明显进步,连坐姿都挺拔了。”

汇报演出在《Carnivalito:“我们的音乐派对!”》中开场。16名6至30岁的孤独症儿童及“心”青年以身体为乐器,完成拍手、跺脚、节奏跟读等互动;在《满天的星星:孤独症人士的音乐运动之美》汇演中,10名孩子手持瑜伽棍棒,在爱心人士陈建新原创歌曲《满天的星星》的旋律中完成脊柱伸展、肩颈放松、核心平衡等系列动作,矫正含胸驼背、骨盆前倾等不良体态,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音乐与运动的结合,孩子们开始对声音有了更多关注,会模仿着拍手、跺脚、尝试着跟随音乐的节奏简单的舞动,懵懂的感知着‘合作’的存在。这些微小的进步,对于孩子们来说,有着无比珍贵的意义。”一位孤独症儿童的家长告诉记者。

据悉,此次公益训练营在芜湖市残联、芜湖市民政局第十届公益创投和家长资金共同支持下,把孤独症儿童及“心”青年带到公众舞台,用可感知的音乐与运动呈现他们的潜能,推动社会对孤独症人士从“同情”走向“共融”。这场结营演出不是终点,而是芜湖用公益创投机制为孤独症群体打开的一扇“可持续、可放大、可循环”的社会共融之门。记者 奚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