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大江晚报

高温下 银龄族的幸福“食”光

日期:08-09
字号:
版面:第A10版:朋友圈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 奚璟 文/摄

三伏天热浪滚滚,厨房成了不少老人望而却步的“蒸笼”。“天热得烧不动饭,灶头前一站浑身湿透,烧好也吃不下。”家住芜湖南瑞小区的张阿姨道出许多老人的心声。记者了解到,我市老年人夏季就餐形式多样,有去社区老年食堂就餐,有去社区养老中心服务站取餐,还有在家门口的快餐店就餐。

养老服务中心的“家”味

酷暑时节,走进芜湖援通智能化养老服务中心——鸠江区四褐山街道四湾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却感受不到一丝炎热。这里凉风习习,每天有近百名长者在此消暑,或下棋打牌,或看电影追剧,温馨的氛围驱散了暑意。

94岁的张爷爷说:“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就是我的家,冬天温暖,夏日清凉。我每天早早来中心,看看电视聊聊天,中午在中心食堂只要花3元就能吃上营养可口的饭菜,工作人员看我腿脚不方便,还会把饭菜打好送到我手上。”

记者闻言一看菜单:啤酒鸭烧鹌鹑蛋、红烧狮子头、洋葱炒猪肝、清炒鸡心包菜、青椒土豆丝、丝瓜蛋汤等。菜品琳琅满目,均为低糖、少油、少盐的清淡搭配,更适合老年人的口味。

记者了解到,考虑到高温天出行不便,中心重点为行动不便、高龄及独居老人提供“无接触配送”服务。由中心工作人员和社区志愿者组成送餐队伍,将热乎饭菜直接送到老人家门口,避免老人们在烈日下奔波,让老人足不出户就能吃上放心饭。

为应对高温,中心食堂每天下午还为老人准备绿豆汤解暑降温,并调整午餐菜品,推出凉粉、冬瓜等清淡易消化食物,减少油腻和辛辣菜品供应。此外,为了让来中心就餐的老人有舒适的体验,中心把食堂的防暑降温工作做得细致入微。活动中心和食堂内全天开启空调,保持温度凉爽。

据工作人员介绍,近期来就餐的老人明显增多,尤其是中午时段,不少老人结伴而来,吃完饭后还会在凉爽的餐厅里稍作休息,聊聊天再回家。

社区养老服务站里的“取餐潮”

镜湖区滨江社区养老服务站门口,每天10点半准时排起“银发取餐队”。“萝卜烧肉、啤酒鸭……”工作人员对照清单,把一份份饭菜递到老人或家属手中。

77岁的吴老笑眯眯地接过15元套餐:萝卜烧肉、啤酒鸭、雪菜鸡丝、时蔬,“昨天吃了10元套餐,今天吃个15元餐犒劳自己,这里的啤酒鸭做得非常好吃。”

“我家老人86岁了,就认这家的餐。从养老服务站开业起,我就每天为老人订餐。这里的饭菜特别适合老人,服务站还会定期做满意度调查,我们提的建议很快就被采纳。”60岁的李阿姨边等餐边说。

81岁的陈老住在附近小区,每天自己前来取餐:“我每天溜达着就来了,取餐的同时还锻炼了身体。每天订一份餐,基本都是自己来取。”高温期间,养老服务站的助餐服务实实在在解决了他和老伴儿的吃饭问题。

养老服务站负责人介绍,目前主要采取站内就餐与取餐两种方式。“老年餐菜谱每周更新一次,提前公示,老人可根据喜好提前预订。若老人临时有事,可在前一天告知取消订单,避免浪费。”

记者看到,服务站门口贴着本周一到周五老年营养餐食谱。负责人透露,入夏后订餐量上涨,有时候多达90余份,日均取餐55份左右。

快餐店里的“邻里食堂”

中午11点半,城南江城国际小区旁的一家快餐店里人声鼎沸。78岁的朱奶奶端着餐盘,熟练地选了番茄炒蛋、炒四季豆、红烧带鱼,再打一勺紫菜蛋花汤,“两人一餐20多元,晚上热一热又是一顿。”她告诉记者,夏天高温天气以来,自己雷打不动天天报到,“这里想吃什么打什么,走两步就到,省心。”

“这里菜品多又不贵,晚上回家再热点粥,一天伙食就解决了。”同行的王奶奶打包了一份青椒土豆丝:“快餐店就在家门口,想吃啥自己挑,更合胃口。”

店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高温天老人来得多,很多老人十点半就过来等候了。“我们特意调整了菜品,少放辣椒,多做一些炖菜和蒸菜,增加凉拌菜、杂粮粥等易消化食物,帮助老人度过炎夏。”工作人员指着当天的菜单说,像这个冬瓜排骨汤、西红柿炒蛋,都是老人家最爱点的。

从空调房里的集体食堂,到街角巷尾的便民餐点,再到穿梭楼宇的送餐队伍,这座城市正用多元化的服务网络,为老年群体送上抵御酷暑的“清凉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