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大江晚报

暖区暴雨 隐藏的“夏日刺客”

日期:08-08
字号:
版面:第A09版:风物志       上一篇    下一篇

自7月23日以来,我国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和东北地区出现连续多日的强降水天气。其中,北京、河北、天津、山西及内蒙古等地部分地区出现暴雨,局地大暴雨,北京、河北等地还出现特大暴雨。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涛介绍,一次天气过程往往受多种系统共同作用影响,此轮过程出现了一个“阶段性角色”——暖区暴雨。

一般而言,冷暖空气交汇,且有高空槽配合地面锋面构成经典的大尺度机制,形成锋面系统主导下的强降水天气过程,即锋面暴雨过程。但在高温、高湿、对流不稳定环境条件下,即使没有明显冷空气参与和天气系统强迫,各类中小尺度扰动或机制也能够触发对流发展,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能够形成区域性暴雨过程,从而出现相对于锋面暴雨而言的“暖区暴雨”。

因此,与锋面降水相比,暖区暴雨更像游击作战的小分队,对流的触发、组织、发生发展主要与中小尺度机制相关,明显区别于西风带斜压系统的大尺度机制。

“但要注意,分散的暖区对流并不能造成区域性或极端性强降水过程,如我国夏季午后多发的热对流往往只能形成分散的雷阵雨天气,难以造成较大范围、较长时间的区域性暴雨过程。在暖区暴雨过程中,往往出现具有某些特殊组织结构的中小尺度对流系统,对流单体降水强度高、降水持续时间长,从而形成暖区暴雨。”陈涛表示,暖区暴雨往往具有区域尺度小、短时降水强度大、局地极端性强等特点。

暖区暴雨过程往往具有显著的局地性、极端性和低可预报性,其中隐含了大气环流多尺度天气系统与下垫面特征耦合影响的复杂非线性过程,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大气科学研究和天气预报业务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随着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深入研究暖区暴雨的形成机理,提升其预报预警能力,已成为保障城市安全与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课题。

据中国气象科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