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省寻人验明“证”身 23年旧债终得偿
日期:08-08
本报讯 “真没想到这笔款能收回来,谢谢法官!”近日,远在山东的王先生接到镜湖区法院执行法官的电话,得知拖欠二十多年的借款已执行到位,激动地向法官连声感谢。
本案中,杨某与王先生本是朋友关系。2002年,杨某因资金周转需要向王先生借款2万元,借款到期后,杨某仅归还1.11万元,剩余借款8900元本金及利息迟迟未付。王先生多次催讨未果后,诉至镜湖区法院。审理过程中,杨某拒绝出庭。法院判决杨某偿还剩余本金及利息等费用。
判决生效后,王先生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法官联系杨某督促其履行还款义务,杨某嘴上承诺会尽快到法院解决问题,却言而无信,此后便销声匿迹。
“我只知道他的名字,身份证号码这些信息都不清楚,我是一点办法也没有了。”王先生向法官无奈表示。因原先生效的判决书并未记载杨某的身份证号码,仅有年龄,为查明杨某身份,镜湖区法院调取其曾在芜湖开办公司的申报资料,获取了其第一代身份证号码以及籍贯信息。执行法官随后委托杨某原籍地法院协查,但因身份证号码无法通过核验,案件陷入僵局。
因查询不到杨某的有效身份信息,案件未能有进展,今年7月初,新接手案件的执行法官前往杨某籍贯所在地,尝试寻求当地公安机关的协助,在民警的帮助下,最终查到了杨某有效身份证号码。
返院后,法官立即办理案件恢复执行手续,利用新获取的18位身份证号码,经网络查控系统查询,成功冻结杨某银行账户存款。鉴于杨某有能力履行却长期拒不履行生效判决,法院对其作出进行罚款决定。账户被冻结后,一直“消失”的杨某家人主动现身法院,表示愿意代其清偿全部剩余借款并缴纳罚款。7月25日下午,执行法官通知王先生领取案款,王先生对处理结果表示十分满意。至此,案件圆满执结。 记者 顾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