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7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大江晚报

“为抗日烈士画像”公益活动收到滁州来函

日期:08-06
字号:
版面:第A04版:关注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了让后人更好地铭记英雄的模样,大江晚报联合安徽师范大学“红色青春守护人”工作室,开展了“为抗日烈士画像”系列公益活动。活动于近日有了最新进展。自7月10日、7月25日收到芜湖市无为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芜湖市镜湖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相关函件后,本报记者于日前又收到了滁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发出的《关于协助为烈士画像的函》。

函文写有“为弘扬革命先烈精神,依据烈士家属申请,函请为我市6名烈士画像为盼”。记者会将函件转交安徽师范大学“红色青春守护人”工作室。这也是继6月该工作室征集到池州籍抗日烈士信息后,再次收到外市为抗日烈士画像的需求。

“征集启动后,我们很快响应,组织了县、区及其下辖街道、社区、村委等,对有画像意愿的抗日烈士家属进行全面摸排与信息整理。最终,确定了6位烈士家属的意愿。”滁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烈士家属非常期待可以早日“见”到烈士。

据悉,这6名烈士为:孙干臣(又名孙斡臣),曾任红军游击大队队长;王育和,1943年在抗日战役中牺牲;陈凤旗,曾在定远县中队任文书;黄纪明,地下工作者;王应海,曾任新四军二师排长;鲍德厚,曾为游击二师通讯员。

青山永在,思念长存。自今年5月中旬“为抗日烈士画像”系列公益活动开展以来,全省联动,红色力量汇聚,共收到三地12位烈士家属的画像需求。安徽师范大学“红色青春守护人”工作室表示,后续将协调学生志愿者的时间,与记者一起走访烈士家属,为画像做足准备,早日实现烈士一家的跨时空“团聚”。

记者 汤荣汛 程茜 许诚